新形势下的发展与创新

——对蕉城区经济发展制约因素与制度创新的思考与建议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新华网蕉城在线    更新时间:2004-7-1 10:42:51

 

新华网蕉城在线
  内容提要:
  ■蕉城区的二十年发展取得重大成就,基础设施建设取得突破性发展,但是经济现状不容乐观,“工业富市”至今仍然是蕉城区干部群众可望而未可及的目标。
  ■对蕉城区经济发展过程中不足之处的揭示,表明制约发展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各个地方投资环境的优劣,并不具有全面的可比性。每一个干部群众都是投资环境,任何一个地方,都蕴涵着商机。领导人的决心与认识,是决定经济发展最为关键的因素。
  ■“经济最发达的地区未必是前景最为光明的地区”。后发地区实现跨越式发展的例子屡见不鲜。进入二十一世纪,蕉城区具有美好的发展前景,但是我们不仅要有乐观的盼望,更要有科学的理念和艰苦务实的工作。
  ■新形势提供了发展的新背景,促使人们在考虑蕉城区的前景时,更多地依据这新的因素。为此,有必要形成新的关于区域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的共识和新的关注点,科学合理的经济社会发展评价体系。创新,包含着思维、工作重心、产业方向和体制等领域。

  为加快在新形势下蕉城区的发展,根据政协工作计划安排,区政协课题组从今年4月开始,就我区工商业的现状和发展历程,对十多位我区经济界人士进行了采访,其中包括民营企业家、长期负责外经、工业、计划、贸易、工商管理等方面工作的政府官员、一些在全区经济界曾颇有影响的国企负责人等等。通过剖析我区经济发展历程中的具体事例,寻找制约我区经济发展的因素;通过分析我区现有资源状况,探讨更适合于我区发展的产业;通过观察当前的形势背景,探究如何进行制度创新,理顺关系,促进蕉城经济社会快速发展。总之通过总结以往的经验教训,形成对加快我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共识,并结合近日区委中心组学习会上讨论的四个专项课题内容,提出意见和建议。

一、 蕉城区经济现状和发展过程

  我区历任领导励精图治,想方设法发展蕉城区经济,二十年时间,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2003年底,蕉城区全区国内生产总值48亿元,地方级财政收入近九千万元。农业总产值17亿元,工业总产值近27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例达到52%。自1999年以来的五年时间内,外贸出口5000多万美元,利用外资近6000万美元,利用区外资金36亿元①。据资料,1985年当时的宁德县工农业总产值仅为1.936亿元,而1992年农业总值为1.03亿元;工业总产值为2.43亿元;区级财政收入为4268万元②。与十年或二十年前的工农业产值数字相比,均在十倍以上。这些数字表明,蕉城区多年来的变化是巨大的,这其中凝结了四十万蕉城人民不甘落后,奋发图强的历程中的辛劳。
  二十年来,特别是近十年来,蕉城区经济最为显著的特征之一是经济发展的基础设施建设得到突破性的进展。一批关系全局和长远发展的重点建设项目得以完成,城市建设包括通讯、自来水、环境保护等公共设施建设得到极大的进步,蕉城区经济发展的大环境得到了突破性的改变。
  在新的起点上,对以往走过的路进行回顾,有着积极的意义。
  工业经济方面。 应当说,蕉城区的工业基础比较薄弱。尽管八十年代未地区下放了三家中型企业到蕉城区,但由于多年来国家对宁德乃至整个福建省的投入较少,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的宁德市(蕉城区)的工业呈现企业不大,不强,远未形成某种产业链群,工业方面经营技术人才水平不高、数量不足,市场小、信息量不灵的情况。
  国有企业。近二十年来,蕉城区国营企业经历了八十年代初中期兴旺发达,九十年代初中期走向衰败,近年来通过改制结束历史使命过程。这其中以茶厂、罐头厂、造纸厂等规模较大的企业最具代表性。
  二轻产业。以集体所有制为主的企业群体同样也经历了八十年代初、中期蓬勃发展,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中期走向不景气甚至消亡的过程。在这个领域里,最令企业界人士扼腕叹息的 是曾经有着十分良好前景的制鞋业、石板材业、瓷制品业的衰落。
  外资企业。近二十年来,特别是近十年来,蕉城区招商引资 的过程一波三折,几经风雨。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也留下了许多 深刻教训。从一九八四年国家经贸部批准的一家汽车配件厂进入宁德开始,到2000年底为止,批准了二百多家外资企业落户蕉 城,到2000年底为止,蕉城区累计引进外资二点七七亿美元,实 际到资额一点三九亿美元①。企业经营范围涉及领域极为广泛。大浪淘沙,现在仍然有生辉表业、大杨电器、远东彩笔等十多家港台资企业在良好地运行着。遗憾的是,引进外资并未在蕉城区形成某一种产业群体,这些运行良好的企业在宁德的二次创业没有形成气候。
  民营企业和乡镇企业。这是蕉城区经济近十多年来值得称道的一抹亮色。在涂料、食品加工、畜牧业、海上养殖、茶业等领域,一批有竞争力的民营企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成长起来,目前产值已占工业总产值80%以上②,并在蕉城区的经济领域产生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是与此同时,也有一些产业从兴盛到衰弱,给蕉城区经济发展留下了遗憾。如洋中镇的瓷珠。
  农业经济方面。
  多年来,蕉城区的农业经济发展经历着农业产业结构不断调整的过程。粮食生产随着比较效益的下降,种粮面积与总产量呈下降趋势。但是,以水果、茶业、蔬菜为主的经济作物种植面积在不断扩大,畜牧业、水产业等养殖业更是得到很大的发展,成为蕉城区农民的收入的主要途径。九十年代初期,当时的宁德市委与政府利用体制外巨额收入进行农业开发性生产,当年开辟的果、茶, 也同时成了部分山区农民的主要收入。但是,与此同时,一度十分兴盛的食用菌、茉莉花、蘑菇、及对虾产业走向衰弱,也使得农村经济失去重要的支柱。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随着农村社会结构和经济结构的变化,农村群众越来越多地从事农业以外就业,由此而创造的财富,甚至成为一些乡村和农民家庭的主要收入。据去年区政协进行的一项调查表明,在一些乡村,农民农外收入,甚至占家庭收入的一半以上。由于蕉城区经济发展状况相对于来说较为落后,因此,农村人口劳务输出主要集中于区外发达地区,甚至是国外。每年汇入区内的资金,是一个十分巨大的数字。
  第三产业。在传统产业曲折中前进的同时,以城市经济为背景的第三产业得到长足的发展。一些新的产业从无到有迅速发展。
  从城市发展规模来看,蕉城区城市人口由十多年前的七万多人口,发展到目前的十三万人口,其中大部分来自农村,他们在城里置业,就业,为城市带入巨量资金,也为城市的商业、餐饮服务业、金融业和房地产业等提供了强大的支持。上述各项以 城镇经济为背景的产业,由弱变强,由小变大。一些二十年前,甚至十年前尚不存在的产业,从无到有发展起来。如旅游、信息服务、民营客运等等。
  从上述发展过程看,尽管我区近二十年取得了巨大的进步,但是在经济领域,同时也明显在存在着如下的不足。
  ——工业规模小且弱。我区工业系统、二轻系统原有工业企业三十多家,产业范围涉及造纸、食品加工、茶业、陶瓷业、制盐、化工、电子等。引进外资200多家,产业范围包括纺织、石材、食品加工等等。但是,现状是国有企业几乎全部消失,而同类型的民营产业未能兴起。除茶业这种进入门槛较低的产业外、化肥、造纸、食品加工、酿造等行业已不见踪影。经济结构不尽合理,蕉城区在工业方面,至今未有强大的支柱产业,更未形成某种产业链群。
  ——投资环境政策优势逐渐丧失,对外招商的水平没有与时俱进。外资企业规模小而少;企业引进的多留住的少;服务不到位,外商投诉多;近年引进数量呈现下降趋势。更为突出地表现为落地企业不能做大做强,以跨国公司为代表的大型企业至今没有一户在我区落户。多年的引资,这些企业并未成为支撑一方经济的支柱,没有形成大规模的产业链群,“工业富市”至今仍然是蕉城区干部群众可望而未可及的目标。
  ——中心城市的功能由于受市、区双层行政体制的分割,旧城区对县域经济的幅射力受到一定的影响,突出表现为经营城市的空间受限,蕉城区区级财政承受城市化负面压力巨大。
  ——港口经济十多年来无法拉动,至今基础设施还未到位。 ——农业产业化进程不快,水平不高,比如海上养殖业尽管 发展多年,现在依然存在诸多缺陷,处于一种尚待完善的过渡状况。
  ——制约工业发展的某些因素没有改变,适合于发展工业的某些因素没有得到良好的发育。

二、制约我区经济发展因素的分析

  调研组特别针对大黄鱼产业、制鞋业、香茹市场及部分外资合资企业进行了分析。期望从这些产业的兴旺与失败的过程中,寻找规律性的认识,总结经验教训。 
  以大黄鱼为主的海上养殖产业。
  这个行业是蕉城区当之无愧的支柱产业一。目前而言,仅三都镇海域就有养殖网箱十二万箱。年产值十亿元以上,并带动了运输、餐饮、旅游等行业。直接从事网箱养殖的人员达8000人左右,为沿海十多万群众解决了生存出路与致富途径①。这个行业兴盛于九十年代未期,现在,这个行业已经形成一个较为完全的产业链,从育苗到初级加工销售,基本上都在三都澳内完成。
  这个行业的存在与兴旺,有其独特的条件。首先是三都澳是养殖大黄鱼最为适宜的区域。在此区域之外,至今没有任何地方形成如此大规模,有效益的大黄鱼养殖业。其次是存在着稳定的国内外市场,近年年销韩国稳定在两万吨左右。第三,鱼苗人工孵化等技术的突破并为大众所掌握。
  这样一种具有原产地优势的行业,应当是具有垄断性质的能够获取高额利润的行业,但是近年来却也屡屡遭遇挫折,在调查过程中,我们发现这个行业现存如下问题。
  产业环节之间不协调。如育苗数量远远超出养殖实际需求,以至于造成种苗质量下降,育苗环节利润下降、风险加大。又如,外销经营者恶性压价,以至由卖方市场转变成买方市场,价格一 降再降,全行业利润削薄。
  科技水平亟待提高。由于育苗经营者过于追求产量,大黄鱼种群多代近亲繁殖,已明显呈现成品鱼质量下降的趋势①。又因现有的网箱空间小,不够坚固,以至于一直不能提高成鱼品质和提高抵御台风能力的问题。
  保护行业的意识淡薄,行业规则尚未建立。调查过程中,我们发现存在着注水,使用不良饵料,过量、不当使用药物的情况。这些足以造成整个行业毁灭性后果的现象时有发生,而且没有机制能够有效地加以阻止。同时,我们还注意到对行业规模加以限制的必要。供过于求的商品必然导致整个行业的不景气,但是, 目前没有任何一个部门,一个组织团体对此具有约束能力。
  海上养殖业可持续发展问题。大规模的海上养殖,占用大面积的海域,仅仅存在数年的产业,业已对三都澳海域形成一定的污染,海底垃圾积存,已令人担忧。三都澳面临着发展大型港口经济、大规模旅游业和大规模基础设施建设的前景。这些经济活动势必与海上养殖业发生一定程度的冲突。因此,蕉城区从现在起就要及早筹划这个养活几十万人的产业健康发展的问题。用行政、法规手段偏废一方不可能,让养殖业在大规模发展工业的同时自生自灭也将引发社会不 安定现象和巨大的经济损失。
  以大黄鱼养殖为代表的三都澳海上养殖业与沿海浅海滩涂养殖业支持着我区农村经济的半壁江山。分析这样重要的行业中存在着的矛盾,可以认识到一些久已存在的制约我区经济发展的某些因素。首先,表明政府作用缺位,主要表现为有关管理部门执法不力,反应迟缓,责任不明,规划滞后。其次,从业人员文化素质较低,包括品牌、质量、价格控制等方面的市场意识不强。第三,经营者对产业的自我调控能力不强,行业规则作用不大,产业链的衔接不到位。第四,科技水平不高。
  制鞋业。
  这个行业在蕉城区有一定的传统。五十年代中期,蕉城区从事制鞋工人近百人,此后二十多年,一直有生产并供应福州皮鞋、布鞋的历史。八十年代初,宁德鞋厂成为全省第一家生产出口功夫鞋的外贸定点厂(1992年出口鞋近百万双,实现产值650万元),产品行销美国、新加坡、日本等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企业最盛时职工达近千人,加工点包括八都、霍童等 乡镇,日产鞋子一万双。当前这个行业目前已经基本消失。工厂破产,管 理,技术人员转行,设备拍卖,生产因素已不复存在。并且,在这一集体所有制企业的废墟上,没有衍生出更具有市场竞争力的同行业的民营企业。
  鞋业由盛转衰的过程,有些经验教训值得总结。首先是集体所有制背负冗员过多,机制不灵,管理
  不严的历史包袱,在鞋业市场中有着天然的弱点,这种体制的解体,不足为奇,然而对这种所有制进行承包、转制的过程却产生了一次次的失败。其中最 重要的经验是,在整个行业内,没有产生能够及时适应形势的出色的企业家,职工不能适应改制后加大的劳动强度和管理制度。其次是鞋业经营者决策水平制约。对蕉城区第一鞋厂造成致命打击的一次经历是1987年的上马沙滩鞋生产线的技改。从银行贷款九十五万,耗时一年的技改最终以失败结束,仅生产出一万双质量不合格的产品。此后,在银行越来越紧的资金控制下,企业举步维艰。第三,技术水平和小生者观念的限制。在鞋业发展的过程中,企业管理者一直无法解决一旦进入车间生产,质量就不能达到技术科试生产水平的矛盾。请来外地技术工人,却遭遇本厂工人的排挤。第四,大规模生产环境不佳。九十年代中期之前,蕉城区交通不利。而鞋业基本上属于来料加工型产业。大量原料需要从福州引进,产品也要大量地运往福州出口。因此,九十年代初,在福州近郊同行业的民营企业蓬勃兴起的冲击下,仅占有先机却无创新的宁德鞋业走向衰落,就不可避免了。
  值得一提的是,分析宁德鞋业消失的过程中看到的制约我区经济发展的某些因素,至今仍然没有很好的改变。精于操作来料加工行业的企业家在我区数量不多,水平不高,没有创业动力的优势;工人技术素养不理想,工价高,至少不低于省内的经济发达地区,没有劳动力优势;本区域内金融系统对此类来料加工的企业深怀疑虑,没有融资的优势。至于政府行为在这个行业的所起的作用应当说没有失误,深层的原因,是蕉城区缺乏这一类型的企业成长的环境。
  香菇市场
  (材料待补)
  对十多年来招商引资过程中部分企业的分析。
  如前所述,二十年蕉城区的招商引资的过程跌宕起伏,有过 辉煌,也有过失意,有神来之笔,也曾遭遇“滑铁卢”。对以往的成就进行肯定不是本文的初衷,当前,对这个过程中不成功或不甚理想的案例进行分析,这对于揭示我区经济发展的某些深层次的问题,有更加积极的意义。
  案例1  九十年代初期,我区某山区乡镇引进一家港资竹制品厂。外商提出条件十分吸引人。包括产品包销、提供先进设备入股。我方提供厂房和流动资金入股,以合资的方式进行生产。这个项目一则带动山区劳动力就业,二则可充分利用山区丰富的毛竹资源。不久之后企业顺利开工。
  但是,到此时我方才发现,在这场合作中,外商几乎没有出资。因为运来的设备全部是陈旧的设备,重新包装之后的旧机器,其价值远远低于我方以实物和现金作价的股份。此时,尽管合作双方开始产生不信任,但是假如外商能够提供市场,项目还能进行。但不久之后,该外商仅销售少量的产品之后,以山区竹资源不够用为理由,从此断了音讯。在这个过程中,没有检验设备价值的程序,没有对外商可信度进行核实的过程,没有制约对方的公平的条款,总之,一份不严密的合同,一些不专业的人,做了一件本来就没有基础的生意。
  这并非我方损失最为严重的一个案例,因为此后没有产生严重的合同纠纷。而八十年代未我区某合资企业因与福清一商人签订一单“冷暖器”贸易合同,导致整个企业垮台,并将政府财政政拖入诉讼,经年累月,最终以赔钱了事。事过多年重新回顾,这起案件中的合同显然存在着故意欺骗的因素在内,但是当时造成的经济损失巨大,也给我区以后的招商引资工作带来观念上的负面影响,可谓创伤甚钜。
  案例2  九十年代中期,某外商通过采取新技术,在我区八都镇,利用当地高岭土,试制成功建设装修用的瓷砖。并邀来数家股东,在八都镇办起一个规模相当大的瓷砖厂。当时,我区甚至整个闽东地区没有一家瓷砖企业,所需要的瓷砖尽管运量大,却都由闽南一带进口。由于建设装修行业是一个极为广阔的市场,多年来,有不少人试图利用当地资源烧制瓷砖,都未获成功。这个项目如能上马,其经济效益,解决就业和为地方财政税收出力的能力,相当可观的。
  但是,企业的结局却令人费解。
  企业股东们经过准备,包括聘请了当地某位“能人”做为总经理,择日举办了企业落成典礼。可是,在典礼仪式举办的次日,司法机关以经济犯罪嫌疑的名义,将该总经理扣押。一些远道而来的股东拆资走人,企业就此解体。而该总经理在一段时间后,无罪释放。
  与此案例相类似的是近年解体的某台资陶瓷厂。
  这家陶瓷企业落户于我区传统制瓷产区。企业经营数年,生产稳定,产品行销欧美地区,具有很好经营模式和良好的利润空间。也为地方带来较为可观的税收。按照内业人士分析,这家企业如果作大做强,还有可能充分地利用当地人才技术、盘活原有国营企业固定资产,为传统的产业注入新的活力。但是,从前年开始,这家企业与税务部门进入激烈的较量。税务部门从收缴其帐本开始,最后提交司法部门处理,而外资企业老板则避居海外,拒不见面。最终企业停业。
  事实上,不排除这家外资企业的确存在税务方面的问题,但是企业做帐方式、纳税观念与税务部门的办事方式,都显然存在着不协调的问题。而地方政府领导尽管采取了最大的诚意来促成双方沟通,但是企业成见极深,终未成功。令人不解的是,企业主宁可抛弃巨额财产而不愿交纳税收,居然有当地税务部门的成员多次向其借车这样一条看似无足轻重的理由。这表明,除了经济关系之外,我们地方政府,特别是工商、税务、司法等部门的执法人员与这些文化背景不同,生活方式不同的海外的企业家感情上有着巨大的断裂层。在这样的背景下,有谁愿意将资产投入?
  案例3   1998年,某浙江商人在我区合股投资办厂,以每年三十万元的租金,租用原胶鞋厂厂址,生产电线电缆。经济效益良好,2002年为地方创税80万元。但是,去年年初,这个企业在我区完全停产,该企业家将全部精力投入邻省江西,创办起规模巨大的新的企业。据了解,他的企业产值一亿元以上,进行五个生产项目,其中以生产农用车效益最佳。
  另外,去年底,某港商在我区经营表业数年之后,举资两千万,另外带动五家企业,到江西省投资,进行第二次创业。该外商在我区的企业经营状况良好,产品颇有市场,对我区的投资环境评价较好,与有关部门的沟通也十分顺畅,本人也长期居住蕉城区。
  这样一些十分成功的企业,为什么最终没有在蕉城区开始第二轮创业?显然,除了江西方面有着更好的投资环境之外,外商本人对我区的投资环境,持保留态度。另据了解,这位浙江商人至今仍有回蕉城区创业的意愿,在这方面我们可做的工作很多。

  选择海上养殖业、本地制鞋业、香菇产业及与外商企业进描述和分析,目的在于从不同的产业类型,不同的投资经营方式,不同的经济活动背景来寻找我区蕉城区久已存在的阻碍经济发展的一些因素。这些因素有的人所共知,有的却深藏于经济现象背后。如果我们能够较为全面的剖析自己,并逐步地改变之,无论对当前经济发展,还是为将来蕉城区各项事业的进步,都有着有益的作用。
  对我区经济发展的不利因素可将之归结为软环境与硬环境两个方面。试归纳分析如下:
  我区的投资硬环境可以归结为这样的特点:过去,长期封闭与投资不足,工业经济发育环境不佳,资源没有很好开发,创业动力不足;现在,资源优势日益显现,发展临海大工业和发展区域经济的机遇并存,但是仍然存在着经济基础薄弱、工业人才不足、劳动力素质不够理想等困难。这些客观存在的制约因素是许多地方共同特别是与蕉城区同类型的地方具有的普遍性,并非发展经济特别是工业经济的根本障碍。
  值得反省的是,在发展经济的过程中,蕉城区的软环境中存在的问题曾造成很大的负面影响,至今并未有根本改善。 主要是:
  ——政府诚信缺乏,一些承诺不能兑现,从而导致企业缺乏发展信心。政府领导对招商引资的热情,对企业困难的关注都没有与时俱进。典型的例子如合资企业陈家洋水电站。由于有关部门不能兑现移民的承诺,致使电站延迟投产,政府形象与外商利益均蒙受重大损失①。
  ——政府经济决策层学识、经验、观念不到位。政府某些领导人习惯于行政干预经济,今天看来,当年将国企组成集团以及部分国企的股份制改革,基本是失败的。再如主观上确定国营企业罐头厂6000万产值的目标,投入1200万元资金,饮料生产线上马,却缺乏竞争力,最终成了压垮企业的致命一击。
  ——具体部门的管理人员对经济活动不甚了了,却掌握着经济活动成败衰荣的关键。责任、规划和服务意识均与产业良性发展的方向背离、滞后。甚至以已之私损害政府信用与形象,造成严重后果。最为典型的例子就是:1997年全省台商投诉七个案件,蕉城区占了四个②。
  ——引进外资方面的良性作用宣传少,对民众进行长期利益的引导少,以至于外商在宁投资,屡屡因土地问题遭遇困难。部分群众在涉及土地使用的问题时,漫天要价,而政府却无能为力。
  ——在管理人员的使用上,没有长期计划。专业人才学非所用,管理干部位置调动频繁。如蕉城区经贸委负责人,十年七变,一任领导任职平均不过二年,如何熟悉经济工作?
  ——政府对经济工作的战略没有建立在科学决策的基础上。思路不清,屡有变动,缺乏延续性。十多年来,有“农业富市”,“工业立市”、“港口城市”的目标相续提出。自“工业走廊”口号提出之后,又有“金涵工业区”、“民营工业园区”的目标。
  ——双重行政管理体制,窒息了企业的发展。由于蕉城区内企业少而弱,税源紧张,财政紧张,却同时有着市和区双层的行政管理体系,僧多粥少,加之服务意识观念不到位,“三乱”现象由此产生。最终恶化了投资环境。
  ——撤地设市以来,蕉城区上交了土地、规划等部分行政功能,招商引资能力下降。同时,市、区双层管理体制带来计划、财政等方面的不统一,市区两级事权、财权不对称,使得蕉城区财力、领导注意力以及干部队伍的士气颇受 挫折,就近年当前来说,对蕉城区区级经济发展,形成十分严重的负面影响。
  实际上,一个地方投资环境的优劣,并不具有全面的可比性。任何一个地区,都存在着适合某种产业成长的良好条件,也都有涉及工业,商业或者农业等方方面面的不利因素。经济活动是一个十分广泛的领域,可以说,每一个干部群众都是投资环境,任何一个地方,都蕴涵着商机。在这其中,领导人的决心与认识,是最为关键的因素。
  以上从制约蕉城区经济发展的硬件与软件两个方面的因素来看。可以做这样的判断:随着封闭状态的根本改变,蕉城区已成为发展大工业和中小型工业的上佳地域。我们面临的阻碍,更多的是对于营造一个良好投资环境的人的因素的制约,而非交通、电力等硬环境的制约。当前,确定领导层的主要关注点,建设一支良好的干部队伍,营造良好的投资保障机制,选好发展项目,是当前加快发展的主要课题。

三、蕉城区资源状况与产业方向

  “经济最发达的地区未必是前景最为光明的地区”①。后发地区实现跨越式发展的例子屡见不鲜。进入二十一世纪,蕉城区就面临着这样的光明前景。其最主要原因,是蕉城区拥有优越的深水港资源。二十万吨级港口在世界经济一体化过程的现在与将来,都是一个国家和地区极为罕见与珍贵的资源。李鹏前总理曾说,“中国海岸线虽长,但要找20万吨级以上的泊位岸线很难②。”
  在现实的情况下,三都澳深水港的作用与发展前景,已为许 多专家与各级领导人多次论述。十几年来,关于三都澳的开放开发问题的论证、设想、方案、专著,即使不能称“汗牛充栋”,也是洋洋大观。并且随着蕉城区交通条件产生革命性的改变,围绕着这个深水港的看法逐渐形成了共识。在近期召开的宁德新兴港口城市论坛上,专家们更是对三都澳开发的前景作了大胆而充满激情 的描述,做了新的定位和先进的较为全面的技术层面的论述。
  随着福建省将“建设海峡西岸繁荣带”的提法改成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从经济、社会发展和文化建设等多层面地提升我省在今后发展过程中的定位与目标。这同样对蕉城区今后的发展提供了发展的动力和新的 定位要求。
  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机遇,是包括蕉城区在内的闽东地区面临的一次良好机遇。港口经济开发前景明朗和交通态势突破性改善的机遇,对于闽东沿海市县来说,都是公平的。但是,蕉城区却有着与其他市县不同的优势,这就是,做为闽东中心城市来说,我们拥有最为雄厚的政治资源。
  目前,市委已明确将发展港口经济,开发深水港作为工作的重点之一,这是制定蕉城区发展方向的重要依据之一。以往蕉城区干部群众较多强调两个行政体系在我区的的不利之处,却较少利用市级机构在我区的有利条件。 因此,当前蕉城区宜主动要求以市里为主进行三都港口经济开发工作,蕉城区大力配合。这样,将蕉城区在发展经济过程中受市带区等体制的限制(土地、规划、税务,财政、工商等双层管理)的局面转化成有利局面,对三都澳进行整体规划、对深水港的定位、对引进大型临海工业项目都有积极的意义。

  深水港的优越资源并非海洋赋于蕉城区人民的唯一恩赐,170平方公里海域,200公里海岸线和十几万亩的浅海滩涂以及三都澳的旖旎风光,同时是蕉城区人民当前发展现代经济、寻找经济突破口的有利条件。 我们认为,根据蕉城区海洋注资源状况,发展海洋产业有如下三个方向:
  第一,主动承接福州经济圈幅射
  可以设想以我区港口作为福州地区的物流进出通道,与之建立起更为密切的业务关系。并以此为机会,加强经济领域全方位的联系与合作。将招商的重要方向摆在福州地区,主动承接其向后发地区转移的传统产业,在此基础上,以我区优越的环境居住条件吸引福州地区的高科技产业到我区布局。
  第二,大力发展三都澳海洋养殖业。
  三都澳沿海十几万亩滩涂浅海是发展贝、虾、蟹类水产品的天然场地。霍童溪、七都溪等河口附近生长的水产品质量极高,是二都蚶、熨斗蟹、香鱼等一些传统名优产品的原产地。官井洋更是东海大黄鱼的天然繁殖产区。并且,沿海地区蕴藏于民间的创造力总能不断地调整行业方向。虾、蛏、蚶、大黄鱼水产品养殖等行业都创造了巨大的社会财富,带动了一方经济。
  第三,以三都澳旅游业为新的经济增长点。
  三都澳是世界上少有的深水港湾,在世界航运史上,有一定的知名度。上个世纪初的外国势力在三都澳的经营,也留下了部分遗迹,成为游人寻幽访古的去处。三都澳海面上连绵数里的大黄鱼养殖网箱是人工建造的新的风景点,对外地尤其是城市游客,有着很大的吸引力。三都澳风光独特,海平湾阔,波浪不兴,湾内大小岛屿二三十个,奇岩怪洞,沙滩古堡,具有十分丰富的旅游资源。近两年来,三都澳明显增加了来自福州地区的游客。仅今年五一假期,就有数千游客到三都澳游览。
  发展海洋产业的主体,是具有强大资金实力的投资者和千百万具有蓬勃创造力的民众。当然,当地政府部门在其中的作为,也是极有空间的,其工作的重点是营造一个良好的创业氛围,制定科学的规划和公平的规则,提供完善信息和强大的技术支持。
  为此建议:
  1、加强与福州地区的联系,建立沿海工业生产基地。利用高速路互通口的优势,并结合围垦造地,建立起承接福州经济幅射的功能完整的企业基地。主动吸引中小企业到我区落户,以提高我区沿三都澳工业区域的工业水平。
  2、有必要对三都澳这块宝地进行全面的规划,划分滩涂浅海、海域、岸线的功能用途,做好航运、工业、养殖业、旅游业的兼容使用。完善海上区域管理的法规和法律、安全、医疗等项服务,为大规模的海上网箱养殖业创造良好的环境。利用网络技术,建立强大的技术咨询中心和信息服务中心。吸引外地有实力的渔业企业与本地养殖业联合,努力引导建立养殖——保鲜(加工)——运输——终端销售的产业链。同时,可组织组织专业人员,对大黄鱼为主的海上养殖业进行专门调查,如可实施“大黄鱼百元价格工程”的名义,从育鱼、养殖,加工运输,销售等环节上采取必要措施,打造品牌,规范产业。成为我区经济更为重要的一个支柱。
  3、将发展旅游业定位为蕉城区的支柱产业,提高对旅游业管理的级别。通过科学的规划、详细的市场调查、大力度的对外宣传和政策、财税方面的扶持,以现有的海上旅游为龙头,把我区具有海、山、畲、宗教、飘流等特点的旅游业做大。在科学规划,珍惜资源的前提下,鼓励民营旅游业,特别是鼓励民办小规模的垂钓、狩猎、制陶、赏花、避暑等休闲农业。
  4、结合创办闽东大学的机遇,建立海洋教育体系。前期以培训从业人员掌握实用技术为主,远期目标建立起科研发达,设备完善,师资强大,贴近市场的教育体系。
  关于如何发展山区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是一个极为广泛且长久的话题。通过调研,我们认为,发展山区经济仍然要按照资源与群众的能力为基础。首先要推广受益面大的项目,做到众人致富;其次要根据农民的劳动技能和科技水平,因此可以大力发展种植,养殖等行业。第三要充分发挥区域化优势,将当地名优产品做大做好。第四要发展有前景的产业,如发展绿色产品,发挥劳动力优势。最后,要将养殖、种植业与农业加工业结合起来,与利用便捷的高速路通道,与国内市场结合,利用良好的港口,与国外市场结合。
  当前,我区农业领域已经出现了远藤食品加工,南洋畜牧业等经营良好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这正是蕉城区农业发展的新的动力和希望。
  发展蕉城区的农业经济还可以做到如下几个结合。一是将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与地域性的产业布局进行结合,形成所谓的特色农业,产业带。尤其以晚熟水果、绿茶最有发展潜力。二是发展经济的同时,与建设良好的生态环境结合起来。优越的环境,本身就是农产品进入市场的通行证,要充分发挥蕉城区生态优良的品牌效应。三是将发展农村经济与农村劳动力向二三产业转移结合起来。只有 规模经营,才能提高产业竞争能力。
  考虑到我区在相当长的时期内,都存在着农村和城镇人口不充分就业的状况,并且农村劳务输出已具有一定的规模,建议可将此列入有组织有计划实施的一个项目。政和县在这方面采取和措施值得学习。他们的做法是,将输出的劳动力由“苦力型”转化成“技能型”,由县劳动部门成立县乡两级的培训基地,举办电工、电焊、针织、餐饮服务等专业培训。同时建立起用工信息网①。在这方面,蕉城区可做的空间极大。

四、关于体制创新的几点建议

  一个地区的发展,是机遇、人才、优良环境、正确而有力的领导和具有强烈发展需求的企业群体等许多因素组合的结果。政府以及政府领导人正确而有力的领导,是把握机遇与营造投资环境的根本。
  近年来,蕉城经历了市改区、新城区迅速崛起、城市化进程加快、农村社会经济结构发生深刻变化以及高速公路通车、大项目引进受挫、海上养殖业兴起、更多的人才与资金流向长三角地区等一系列变化。这些变化又都是在国家经济更深更快地介入全球经济一体化和“以人为本”的可持续发展观念成为国策的背景下发生的。
  这些变化给蕉城区的发展提供了新的背景,也迫使人们在考虑蕉城区的前景时,更多地依据这新的因素。为此,有必要形成某些具有新的时代特点,关于区域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的共识,形成新的发展理念和科学合理的经济社会发展评价体系。
  创新,包含着思维、工作重心、产业方向和体制等领域。
  对于发展,就蕉城区来说,要明确三个概念。
  ——将大政方针更好地与蕉城区实际工作相结合
  当前,从战略的层面来说,省委、市委大政方针已经明确。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目标,是省委为我们所构画的框架, 市委将工作的重点放在建设闽东中心城市、发展港口经济、发展 生态型农业方面的构想,也是根据实际情况制定的战略。而我们所要做的工作,就是要将蕉城区的实际情况与这些大的构想战略“结合”好。站在蕉城区的角度,寻找与市委工作方针最好的结合点,做到市区两个层面形成合力,在发展区域经济和全面发展社会事业的共同目标下,集中力量,提高效率。
  为此,必须摒弃某些不必要的地方观念,打破旧有的行政区划对生产力布局和社会事业发展的限制。坚决执行市委在区域发展战略上的对我区的要求,同时根据实际情况,提出并争取更能促进区域发展的市区两个层面的分工方案。以“发展”做为工作标准,确定蕉城区的工作方向和着力点
  ——“主流”经济与“边缘化”
  在以往一些论述闽东地区的文章中,大量存在着“断裂带”、“断层”、“夹缝”等字眼。这些概念与经济“边缘化”的含义十分相近,这其实都是对闽东地区及蕉城区在经济规模、主导产业、产业科技含量、经济幅射圈等方面的不足之处正确的描述。全面辩证地认识我区在今后发展过程中的优势,客观地定位蕉城区经济发展的类型,比简单地制定GDP增长速度更加科学。
  经济落后是一种历史的概念。相对于世界经济,中国经济在近十年之前,从来就是一种边缘化的经济,而目前中国经济已对世界经济有了较大的影响。相对于整个国家来说,福建的经济,在很长的一段时期,从来没有成为任何一种产业的中心。近十几年来,福建省某些轻型加工业、石油化工产业、海水养殖科研、电子产品等行业逐渐成为国内的产业中心之一。闽东地区不但在历史上,至今也从来没有一种产业在省内占据过中心的地位。但是,如果闽东的港口经济得到突破性的发展,所谓的边缘化的状况,自然得以改变。
  经济的边缘化,是经济落后的另一种说法。这种状态明显的特征之一就是城市化水平不高,工商业不发达,农业产业化程度低,经济幅射范围小。与此同时,却拥有独特的资源尚待开发,发展潜力巨大。
  基于这样的认识,蕉城区在制定区域发展的战略上,就要根据当前经济“边缘化”的现实和将来介入国内主流经济圈的的特点做为背景。就不能以其他地区的成功经验做为我们发展的唯一依据,不能以其他经济发达地区的成功道路作为我们今后发展的模式。我们的依据应当是当今形势与蕉城区自身实际的情况,在争取大量外地资金注入本区域取得突破性发展的同时,立足当地资源,逐步发展自我。
  ——可持续的“绿色”的发展观念
  经济落后,同时也是一种相对概念。以科学的发展观来观察经济活动,就不能纯粹以国民生产总值的规模大小来判定一个地区的经济类型的优劣,也不能正确地说明一个地区民众的生活质量高低。地区经济发展必然是速度与效益的结合,是经济发展与社会事业全面发展同步进行,是城乡协调的发展,是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而不是以单纯以经济总量的增长作为最重要指标。
  这种科学的经济社会评价体系的核心之一是“可持续发展”,将优良环境的保护置于优先位置,实施一种“绿色的GDP”发展战略或者以这样的观念来指导、规划蕉城区经济发展的过程。这应当是考虑蕉城区在二十一世纪发展课题的出发点。
  基于上述三个认识,蕉城区今后发展的策略应当有如下考虑:
  ——在开发港口经济建设新兴港口城市的过程中尽可能的深入介入,毕竟为此宁德干部群众长期以来做了许多开创性的艰苦工作,也有过不少的投入。
  ——行政领导主要的注意力用于发展县域经济、乡镇经济。
  ——以发展水产加工业为突破口,引导建立相应的工业生产基地。
  ——以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为切入点,带动有竞争力的农业品进入更大的市场。
  ——以更多的行政力量用于推进、倡导农村人口进入城镇,帮助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领域转移。
  ——集中最大的人力物力,推进蕉城区旅游业起步发展。
  ——集中最大力量,支持推动企业二次创业,引导企业对外招商引资,在我区形成某种产业的群体。

  合理的发展策略,需要可靠合理的制度来保证。制度的创新是使自然、社会、经济和谐统一的基础。面对两级政府管理体制及“市带区”仍然处于过渡状况的局势,蕉城区在体制创新上仍然有较大的空间。体制创新的实质,就在于对行政资源进行重新分配和对政府工作的改革。 目的是要让将蕉城区的经济发展环境(包括人文、政策、服务、舆论、法制、市场、生活等方面的内容)更加优化。
  就体制创新工作,本文提出如下几点看法:
  首先,在现有市区双层行政管理体制下,创造条件,促进体制的更加合理化。
  在中央颁布的撤地设市的批准文件中明确指出,新设立的宁德市是原县级宁德市的升格。这明确地表明,在蕉城区包括城市在内的地域内,不存在市区两级行政机构的根本对立。市级机构对原县级宁德市部分行政功能的上收,实际上是一种符合生产力发展规律的资源整合。对于建设中心城市、对于发展蕉城区地域内的经济、对于当地民众生活水平的提高,是具有积极意义的。
  这种整合,必然有一个过程。在此过程中,区级财政、税务、规划、工商管理、土地、计划、城市管理甚至人员待遇被调整,被弱化,是完全正常的现象。 但是我们要看到,如果区级行政功能长期保持被弱化的状态,也将影响到地域经济的发展。特别是在人员待遇方面和不平均,将影响到干部队伍的积极性。
  对此,蕉城区应当有正确的对应措施:
  一、接受现实,并在当前双层管理体制的现实条件下,积极地开展各顶工作,不抱怨,不懈怠。当前,可根据蕉城区行政功能的现状,选择受行政资源整合影响不大的新的经济增长点,尽快地做大做强,以增加区级财政的能力,保证干部待遇和各项社会事业的健康发展,保证人民群众的就业和收入增长。在这方面,种养业、旅游业与劳务输出,大有文章可做。
  二、加快这种行政资源的整合过程。主动地将区里所进行的大的项目与市里对接,归并,集中力量发展经济。实际上,当前市里提出的一些诸如建设中等港口城市等工作目标,也正是蕉城区干部群众多年的设想,并且在今天实施起来,有了更加强大的动力。难以设想,如果不是市里的力量,东侨开发区能有现在的档次和品位。
  更明确地说,1)向市里建议,将我区以往三都澳开发的工作中积累的人才、资料以及组织机构与市级机构归并,以市里为主,蕉城区配合。2)将蕉城区城市建设、工业发展的规划与市进行整合,在市、区“一张图纸”的基础上,考虑将计划、规划、土地、招商引资机构、项目准备以及工业基地与市里相应机构进行归并,不留上述功能,对投资环境的建设,特别是对外来投资者的服务体系,也要做到市区一体化。
  三、在蕉城区主动将城市经济与工业项目与市里对接的前提下,进行较大力度的人员裁并,争取建立一个规模较小的,精干的区级政府和干部队伍。如能实现市区财政一体化的目标,区级政府的工作重心放在发展乡镇经济和农村工作上,如难以实现财政一体化的目标,则由市政府支持,争取成立相应的县级机构,在财政上取得省带县的支持。应当说,这样的体制,是完全符合市、区两级干部的利益,也有利于建设中等港口城市的要求,有利于地方生产力的发展 。
  其次,努力营造更好的投资环境,以创新的思维进行招商引资。
  针对蕉城区存在的制约因素,可从如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选择典型事例,严厉查处损害经济环境的行为。以此为契机,进行一次认真治理三乱现象、规范各有关部门年检、收费、检查、摊派等方面的行为的活动。
  二、以实施《行政许可法》为动力,在全区行政单位中进行深入调查并形成方案,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清理行使政府职能的事业单位。对政府机关和公务员在执行公务、履行职责方面的行为加以监督。特别是要落实好行政执法责任。对以往的规章制度、执法行为进行规范,加强执法人员的法制观念和执法水平。
  三、通过上述两次活动,提高我区对企业的服务能力。加强“一条龙”服务体系的功能,使其名至实归。这其中,要特别突出以往工作中忽视的对干部群众宣传和教育,解决 "仇富"、"揩油"、排外的心态。
  事实上,服务的含义远远超过政府工作的范围。特别是政府领导及有关部门负责人感情的投入,是企业家做大做强企业的重要动力之一。许多事例表明,外商在某个地方的投资,在生产要素基本具备的前提下,往往不取决于政策优惠、让利、门槛低等因素,而是当地干部群众对他们的感情交流,以及包括生活舒适、文化享受等等非物质的因素。
  调研组了解到,当前江西省已成为投资“洼地”,吸引了大量的外地企业进入江西。以我区某企业在江西二次创业的例子来看。从引资开始,该县主要领导亲自上门请,诚意立现;洽谈时开出极为优惠的土地政策,一亩已完成三通一平的工业用地四万元,待企业落户之后,县里奖励企业每亩地三万九千九百九十九元;企业进入注册阶段,所有手续由牵线单位统包负责,完成后交给投资者,并且,该牵线单位必须向县委及企业签订合约,为企业在当地作好“保姆式、终身制”的服务工作;企业开工之时,县里专门组织一场晚会为其祝贺,并由省级领导出席开工仪式;企业开始经营后,当地政协推举该投资者为县政协副主席。县委决定,外来投资者,对当地干部包括行政执法部门的领导和经办人员,有人事建议权。甚至对高一级机关驻当地的机构人员,如企业家提出或褒或贬的意见,县委也应具报告直接向省里汇报。如此办事,外商能不真心实意地发展企业?
  第四,制度的完善,并不等于投资环境改善,再好的制度,必须由干部队伍来执行。当前蕉城区干部队伍士气不振,问题多多,因此。建立一支能够保障蕉城区加快发展的干部队伍,是至关重要的工作。
  造就一支过硬的干部队伍,是一项系统工程。从常规的角度来说,学习、培训、实践都是提高干部素质的重要途径,但是更为重要的是建立起人才能够成长,平庸者难混日子的氛围和民主、公正、有效的考核体系。由于较长时期以来,蕉城区干部队暮气较重的情况,建议在适当时机,进行一次力度较大的机构精简及干部调整,并在此基础上推出完善的干部管理新机制,使干部队伍精神振奋,士气激昂,进取心旺盛。
  第五,加大新闻舆论监督。温洲市将新闻监督的部分功能归于市人大“代表热线”的名义之下,使得新闻监督有了更为强有力的地位,也使得人大代表的监督更加全面和有效。是一个可取的经验。
  第六,对蕉城区具有的政策潜力进行挖掘,在领导决策层形成共识之后,推出具有突破性意义的政策。
  我区金涵畲族乡是具有少数民族政策优势的乡镇,但多年来,对少数民族优惠政策的研究与运用方面,没有特别突出的成效。如当前对工业园区的清理和对固定资产投资的宏观限制,以及对较大规模使用建设用地的限制,在少数民族地区是否具有较为宽松的规定,建议组织民委、综改等部门进行研究。蕉城区还是全国农村综合改革试验区,在当年国务院的批文中明确规定,可对现行的法规有所突破,可以说,政策利用的空间极大。区委领导同时还可结合干部队伍建设的工作,推出一批能以改革思维想问题、干工作的青年干部,取代“懒官”、“混官”。
  新的形势下蕉城区的发展,需要有创新的意识和创新的工作机制。当前,蕉城区发展的机遇已经出现,形成正确和科学的发展理念和对不适应发展要求的体制进行创新,是团结激励干部队伍和造就培养能够推进发展的人才群体的前提,而一支有士气的有进取心的干部队伍和一大批责任心有能力的人才群体,是营造好蕉城区发展环境的保障。营造好发展的环境,就能够做好招商引资,能够帮助蕉城区的企业做强做大,从而推动蕉城区全面发展。这些工作,既是蕉城区发展的当务之急,也是我们常规的工作。当我们把营造好经济发展环境作为我们的工作目标时,对体制的创新,就有了更为充分的理由和更大的动力,而当我们以创新工作机制的思路来营造这些良好的环境里,我们的工作就可以突破常规,作出更好的成绩来。

  结论:蕉城区的发展面临新的机遇,在此时总结过去发展过程中的失误与局限,对今后的进步,有着积极的意义。制约我区经济增长的因素是多层次,多方面的。既有普遍性,也有蕉城区自身固有的特殊性。克服这些制约发展的障碍,加快发展步伐,则需要科学和理性的认识,适合的发展策略,强有力的行政力量,和对工作机制的创新,以及长期、艰苦、琐细与默默无闻的务实工作。   (蕉城区政协课题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