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叶开发性生产调研报告

(征求意见稿)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新华网蕉城在线    更新时间:2005-11-18 16:33:36

 

新华网蕉城在线
  根据政协常委会的工作安排,政协经科委组织有关政协委员在柳副主席的带领下,于10月31日至11月8日开展了“茶叶开发性生产”的调研。调研组认真听取了区茶业局就2004年茶叶开发性生产情况及2005年工作计划所作的工作通报,实地查看了洋中梧洋村、石后林下洋京敏茶叶公司等茶叶开发性生产基地和赤溪茶厂,分别召开了部分乡村茶农代表、村两委干部、部分茶叶企业人员座谈会,并听取了洋中镇、石后乡、赤溪镇、七都镇等四个乡镇的茶叶开发性生产情况通报,深入了解了我区茶叶开发性生产现状,并就存在问题及解决的办法进行了充分的探讨,在此基础上形成了调研报告。

一、2004年茶叶开发性生产情况

  2004年的茶叶开发性生产在区委、区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在各乡镇和业务部门的共同努力下,全区新植茶园8000亩,三改一补2000亩,全面完成了预期目标任务,为实现区委、区政府制订的“第一年打基础,第二年上规模,第三年创效益,农民人均新增收入500元”的奋斗目标迈出了扎实的第一步,打下了坚定的基础。

  去冬今春的茶叶开发性生产取得比较突出的成效,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优新品种得到重视,品种结构得到调优。在2004年新植的8000亩茶叶中就有6025亩是属于新引进的绿乌兼用的优新品种,如黄观音、金观音、铁观音、丹桂、台茶12、龙井43、迎霜等,优新品种开发种植面积占了新开面积的80%多,为我区的茶产业升级、茶品种更新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二是传统的茶叶种植技术得到改进。尤其是在推广幼龄茶园套种豆科绿肥上取得了较好的经验。区茶业局当年引进冬大豆1500公斤在八都、九都、霍童、赤溪、石后、洋中、飞鸾等乡镇的12个重点村建立了新植幼龄茶园套种经济绿肥示范片1000亩。这项技术的改进有效地改变了幼龄茶园的微生态环境,抑制了杂草,增肥了地力,同时也收到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对茶农的“以短养长”有较好的作用。据调查洋中镇梧洋村茶农,当年共套种黄豆160亩,平均亩产达100多公斤,亩收入400-600元,有效缓解了幼龄茶园管护期的资金短缺。

  同时在调查中,我们也发现在一些茶区茶园无公害生产知识得到较好宣传和普及,茶农的茶叶无公害生产意识得到了加强,茶园禁用农药的宣传已逐步被茶农所接受,这是一个可喜的现象。

  三是“贸工农”一体化的开发模式逐步建立。据调查,去冬今春,我区共有十余家的茶叶企业参与了茶叶开发性生产,他们采取“公司+农户”“企业+基地”的做法,共开发茶园1040亩,占全区茶园新开发面积的13%,其中仅京敏公司一家就在石后林下洋开发茶园200亩,全部种上绿乌两用的优新茶叶品种黄观音、台茶63等。

  四是茶叶加工问题开始摆上议事日程。我区是传统的绿茶产区,对绿茶的加工生产工艺比较成熟,但对乌龙茶的加工工艺却大多未有涉足。针对这种情况,茶叶主管部门采取了“请进来,走出去”的办法,聘请了安溪等地乌龙茶主产区茶农前来传授乌龙茶加工工艺,同时组织茶叶高产区茶农到省茶科所参加乌龙茶加工技术提高班的培训,通过这种形式来引进普及提高乌龙茶生产加工技术,改进茶叶加工设备,使茶叶品质价格得到提高。

  应该说,2004年我区的茶叶开发性生产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在调研过程中,我们也发现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主要表现在:

  一是传统的茶叶老品种福云六号的种植面积仍在扩大。仅2004年就新植了福云六号近2000亩,占新开茶园总面积的25 %,不利我区茶叶品种优质率的提高。

  二是部分新开茶园质量不高。特别是一些种植在山垅梯田和低畦地的茶园,在建园时,没有深翻打破犁底层,排水系统不完善而导致春季积水死苗的现象屡有发生,此外,新开茶园水土保持工作没有很好跟上,部分茶园水土流失严重。

  三是茶园管理工作有待加强。调查中,我们发现由于受茶园管理后续资金不足和管理技术不到位两大原因的制约,一些茶园种后失管或管理不善现象比较严重,造成幼龄茶园长势良莠不齐,影响经济效益。

  四是乌龙茶茶叶加工工艺滞后。调查中我们发现一些引种绿乌两用优良品种的茶农,在未掌握乌龙茶生产工艺的情况下,就以加工绿茶的方法对优质茶青进行粗加工,一则浪费优质的茶叶资源,二则也影响了经济效益。

  五是生产资金缺乏现象普遍。调查中,许多农户跟我们算起一笔账,每亩茶园从建园到开采共需资金1600元左右,而银行部门的贷款仅为400元,只够买茶苗之用,按每户种植3亩的水平计,在投产前每户农户要投入资金达4800元之多,这对于实际年收入不足3000元的山区农民来说,这确实是是个沉重的负担。尽管前景看好,但由于资金缺乏,且难以从银行方面获得贷款,因此许多新开茶园就陷入了又一轮的“广种薄收”怪圈。

二、2005年茶叶开发性生产情况

  2005年茶叶开发性生产全区新开发目标仍是8000亩,目前已将任务分解到各乡镇,贴息贷款资金已落实80万元。截止11月11日为止,茶叶主管部门提供的数字,已新开茶园881亩,占开发目标任务数的11%。

  调研中,我们发现2005年的茶叶开发性生产有如下几个特点:

  一是今年的开发性生产的声势明显弱于2004年。调研中,我们发现尽管区委、区政府已多次召开过相关会议,但各乡镇、村目前难以见到2004年那种轰轰烈烈的开发场面,许多乡镇开发进度明显滞后,宣传发动的工作还不到位。

  二是面上开发性生产进度慢且不平衡。据调查,截止11日为止,全区仅完成开发面积 881亩,占全开发数的11%,而且面上开展严重不平衡,进度最快的为赤溪镇。目前已开发175亩,占开发性生产任务数的近20 %,而城南镇截11日为止尚未开始开发。

  三是生产的资金短缺,影响今冬茶叶开发性生产。许多农户反映,2004年他们开垦了茶园,但由于生产资金的不足,后续管理都难以跟上,这也同时严重影响了他们今年的开发热情。尽管政府给了茶苗的贴息贷款,他们也想扩大再生产,但考虑到后期管理资金的难以为继,只好做罢。

  四是计划任务指标与实际情况有矛盾,也影响了今年茶叶开发性生产。在一些山区和内陆地区的茶叶主产乡镇,这个问题不明显。但在一些沿海地区,如七都等乡镇,沿海村庄的农民群众一则难以找到尚未开垦的连片土地供开发;二则由于耕作习惯以及区域经济作物的多样性,使他们对茶叶开发性生产热情不高,而这些乡镇的山区村民虽有众多抛荒土地,但由于村民大多外迁,缺乏劳动力和资金去开垦。鉴于这种实际情况,这些乡镇领导坦言,难以完成任务。这种情况在沿海乡镇还是具有一定的普遍性。

三、若干建议

  1、进一步加大茶叶开发性生产的力度。鉴于季节紧迫和当前相当乡镇工作力度不大,进度缓慢的现状,建议进一步加大督促工作力度,制订出明确的进度目标,确保今年茶叶开发性生产的完成。同时要加大宣传力度,认真引导农民发展高优品种,不可再扩大福云六号种植面积。

  2、因地制宜,适当调整任务。对茶叶开发性生产要本着二大原则:一是要群众自愿;二是要因地制宜。对于沿海乡镇农民缺乏从事茶叶开发性生产热情的不要勉强,充分尊重农民的自主发展生产的意愿。对于确实缺少可开垦地或人工耕作不便难以进行茶叶开发性生产的乡镇,应减少茶叶新开发生产任务,可适当调整为其它诸如中药材、高优果树品种等农民群众乐意开发的经济作物,或引导增加老茶园改造任务。建议政府和有关部门充分考虑各乡镇的实际情况,在进一步调查摸底基础上,再做一次更贴合实际的任务调整指标重新下达。

  3、降低连片验收标准,促进茶叶开发。根据2004年的验收标准是三亩以上连片开发才予以验收补助。调研中,一些乡镇反映,由于连年开发,目前,能供3亩以上连片开发的土地确实不多,鉴于这种实际情况,我们认为今年茶叶开发性生产的验收标准应做适当调低,不硬性规定3亩以上连片开发,可降为两亩以上连片开发即可予以验收,更为贴近实际。

  4、继续加大投资力度,及时落实茶叶信贷资金。茶叶生产周期一般需要三年,在目前我区农村经济条件比较困难的情况下,如果没有政府和银行部门的扶持,仅靠山区茶农的经济实力是难以种好茶叶的。为避免茶叶开发性生产陷入新一轮的“广种薄收”,政府应在扶持茶农开发新茶园的基础上,进一步协调银行部门,给予茶农更多的生产管理资金贷款,以解决茶农生产管理资金难以为继的燃眉之急。

  5、未雨绸缪,切实提高优质茶叶成品加工生产能力。针对调研中许多乡镇表露出的对今后茶叶加工生产水平和能力的担忧,我们认为政府应尽早把这项工作摆上与茶叶开发性生产同等重要的位置,加以重视,应在这方面加大投入,引进设备、引进技术、加大培训力度,确保茶农优质茶青产量和收购价的提高,确保天山绿茶乌龙茶等品牌产品加工生产能力的提高,从根本上增加茶农收入,提高其种茶积极性和自觉性,避免我区沦为乌龙茶初级产品输出地局面的产生,使我区成为真正意义上的茶叶强县,真正把茶产业做大做强,使产、加、销渠道的从业人员都得到实实在在的增收。        区政协调研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