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茶乡”的复兴之路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蕉城在线    更新时间:2008-6-17 12:20:16

 

 

蕉城茶叶受青睐

蕉城在线
  “南北山头竞采茶,一肩便是好生涯。旗枪声价分高下,艳说茶商几十家。”这首清代蕉城人吴寿坤的《松城杂咏》道出了古时蕉城茶园丰盛、茶市繁荣的亮丽风景与民生对茶的倚重。
  今天,蕉城依然是全国著名的茶叶之乡。这里悠久的产茶历史,深厚的文化底蕴,优越的自然环境,丰富的山海资源,造就了当地独特的传统支柱产业——茶业。  目前,全区现有茶园面积达10.275万亩,可采面积64000亩,从事茶叶生产的农户达5.2万多户,21万多人,产值1.17亿元,占全区农业总产值的16.7%,茶叶带动相关产业实现产值达2亿多元。茶业无疑是蕉城农村经济中重要的支柱产业和农民收入的重要来源,对于增加农民收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和谐社会,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和作用。
  2004年,蕉城区新一届区委、区政府领导上任后,出台了以茶产业开发为重点的山地综合开发政策,决定从2004年开始实施“第一年打基础,第二年上规模,第三年见效益,农民人均收入增加500元”的“365”工程。2007年蕉城区又制定了《2008-2010年新一轮茶产业发展规划》,大力加强茶叶品种改造,发展绿色食品、无公害和有机茶,实施品牌战略,扶持龙头企业,科技兴茶,开拓市场,推进茶产业升级发展。

 

茶叶现场会

辉煌背后的茶业危机

  蕉城产茶历史悠久,源远流长,茶叶品类,几经变革。茶史可上溯到三国、晋朝,唐朝产团饼茶“腊面”贡茶,宋朝至清朝制蒸青、炒青绿茶,明、清曾贡“芽茶”,民国至今多制烘青绿茶或炒绿,供窨制花茶。当地“天山绿茶”特定品质素以其以“香高、味浓,色翠、耐泡”四大特色而久负盛名。当代《中国茶叶大辞典》、《中国名茶志》、《中国农业百科全书、茶业卷》、《中国茶经》、《中国名优茶选集》、《福建名茶》及高等院校教科书等典籍均记有“天山绿茶”之篇。
  在上世纪90年代初,蕉城当地财政就投入600多万元,用于茶叶的开发性生产,积极引导农民开展山地综合开发,茶叶在蕉城得到大面积推广,农民几乎家家户户都种茶。1996年全区茶叶种植面积达6.3万亩,产茶3300吨,成为全省乃至全国的茶叶主产区之一。据统计,当时全区产茶村达216个,占全区农业村的八成,种茶农户3.5万户,占全区农户总数的一半,茶叶已经成为发展农村经济的支柱产业和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同时利用当地茶叶加工的天山绿茶系列产品获得全国、全省名优茶奖有40多个。天山银毫茉莉花茶获得国家质量金奖,还曾二次跻身全国30种名茶之列,再次创造了蕉城茶叶的辉煌,
  然而到了2001年底,当时区政协开展的“茶叶开发性生产”的调研中,政协委员们发现,与有着50多个金字招牌和6.3万亩茶园的蕉城产茶区不相称的是,现有茶叶生产加工能力只占可开发空间的30%。而且茶产业存在品种结构单一,福云6号占茶园总面积的70%,市场竞争力差,全区单产50公斤以下的低产茶园尚有2.5万亩,农残问题困扰茶叶品质等问题,造成茶叶产值低,平均价格同类茶种仅为安溪的70%和浙江的75%。虽然蕉城茶叶企业有128家,产值3000万元以上的也有三五家,但也仅是“矮个之中造大个”,其余的大都是散兵游勇,缺乏能带动全局的龙头企业。一些企业虽自有品牌,但多因宣传不力,品牌难以转化为效益。而且,全区没有一家茶业企业获得自营进出口权,也尚未有一家获得绿色食品标志。
  金奖、银奖产生不了经济效益,得到不到老百姓夸奖,茶产业危机重重,茶农增收难的现象也引起了区委、区政府领导的高度重视。

 

斗茶会

“365”工程与山村的嬗变

  如何重振蕉城茶叶雄风,把发展茶产业作为落实“三农”工作和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很快摆上了区委、区政府的议事日程,2004年出台了以茶产业开发为重点的山地综合开发政策,决定从当年开始实施“第一年打基础,第二年上规模,第三年见效益,农民人均收入增加500元”的“365”工程。此后3年,蕉城区政府共投入茶叶开发性生产专项扶持资金300万元,区信用社贷款扶持365多万元,各乡镇政府投入资金60万元;茶业部门更是全力以赴深入农村一线,在茶园开垦、茶园验收、茶苗调运、茶树栽培等方面提供全程技术指导服务,掀起了茶产业开发的热潮。
  2005年区委、区政府又出台了《蕉城区农产品“树品牌、立支柱、拓市场”专项基金补助奖励办法的实施意见》,对获得质量体系认证和通过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认证的企业给予奖励。在鼓励企业培育品牌的同时,还积极组织企业参加全国性的茶事活动,以此扩大对外影响。茶产业开发性生产再次涌动山乡。
  如今,站在八都镇韩丹村山丘上,放眼四面,皆是层层叠叠的嫩绿。村支部书记钟圣贵兴奋得告诉记者,自全面开展农业山地综合开发以来,新开茶园达到1000多亩,使这片原始荒山充满了一派生机。
  韩丹村系八都镇边远山区村之一,平均海拔430米。长期以来,由于生产落后,收入单一,群众多数外出务工。自2004年区委、区政府提出了实施“365”工程以来、韩丹村两委以此为契机,立足山区资源优势,带领群众发展绿乌兼制铁观音茶叶种植。当年种植绿乌兼制铁观音250亩,在精心培育下,茶苗长势良好。2005年初,该村派人到铁观音的故乡安溪县学习茶叶生产加工技术,并购回设备,在村里办起了一家小型加工厂,经深加工厂试产的干茶叶以每斤260元的价格在市场顺利销出,呈现出可观的经济效益。致富的希望不仅鼓舞了群众的干劲,连外出的青年也开始陆续返乡创业,发展的气氛空前浓厚,2005年全村又新种植铁观音640亩。韩丹村人在初尝致富果实的同时也不忘带动临近的林洋头、际山等村同胞走向共同致富的道路,前后共开发茶园400亩,如今形成了以韩丹为中心的1300多亩铁观音生产基地,使茶叶生产从小作坊走向了产业化、从家庭生产走向了规模生产、从原材料供应走向了原料、加工、出售一条龙商业化。
  正确的决策为韩丹村及相近村庄的经济发展提供了创业致富之路。据支部书记钟圣贵介绍,现铁观音每亩可产干茶100斤,亩产值可达7000元,仅此一项,韩丹村人均收入可达5000元。目前,该村已接通了行政村和自然村的水泥路,完成了际山—韩丹公路路基建设,形成了八都镇山区六村环路,改善了基础设施条件,为将来的产业扩张提供良好的硬件条件。在现有成绩的鼓舞和对美好未来的追求下,该村正积极引进资金、技术,准备进一步加强茶园管理,扩大种植面积和加工厂规模,实现大幅度增收,为新农村建设打好基础。
  “365”工程的顺利实施,让不少像韩丹这样的农村走上了致富之路,到了2006年年底,仅茶叶一项,茶农实现了人均增收500元的目标。

 

蕉城天山茶艺表演

“388”工程开启茶业新篇章

  2007年蕉城区审时度势,又制定了《2008-2010年新一轮茶产业发展规划》,计划今后三年在霍童溪、宁古线和岙外线、天山、龟山、白马山建立四个高标准茶园基地,新开和更新换种1.5万亩,三改一补1.5万亩。至2010年,全区茶园面积达10.5万亩,有机茶、绿色食品、无公害茶园面积2万亩,新办名优茶、乌龙茶加工厂100家,其中上规模、标准化、清洁化名优茶加工企业10家,茶叶总产量7000吨,总产值2.8亿元。
  2008年区级财政拟安排资金48万元、2009年安排60万元、2010年安排72万元,所有资金用于茶叶开发性生产小额贷款连续三年贴息或三年贴息一次性补助。对企业、农民购进名优茶加工机械设备另外安排专项资金,继续予以20%补助。
  区政府大量资金的投入,相关惠农政策的出台,极大激发了茶农、企业购置国内外先进制茶机械的积极性,全区掀起了新一轮的茶叶开发性生产的高潮,茶叶生产基地规模不断扩大。目前,全区现有茶园面积达10.275万亩,可采面积64000亩,从事茶叶生产的农户达5.2万多户,21万多人,拥有茶叶初精制加工厂128家,2007年毛茶产量5800吨,平均单产90.6公斤,产值1.17亿元,占全区农业总产值的16.7%,茶叶带动相关产业实现产值达2亿多元,成为我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培育农村经济新增长点的亮点。

 

右二为茶界泰斗张天福、右一为茶叶专家周玉 (摄影:吴洪新)

  与此同时,蕉城区重点扶持了宁德茶叶公司、宁德市赤溪茶叶有限公司和宁德市天保有限公司等茶产业龙头企业,通过龙头带动茶叶产购销。积极培育农村茶叶专业合作社,推进“公司+专业合作社+农户”的茶叶产业化进程。到目前为止,全区已有农民茶叶专业合作社15家。同时,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带动茶产业发展。 2005年美国威诚国际有限公司投资兴办宁德市蓝湖食品有限公司,落户洋中天山茶区,注入资金人民币2000万元,建立茶叶基地5000亩,现新植茶园2000多亩,新建厂房3000平方米,有力推动了天山茶区茶叶生产上规模。2007年引进台商在霍童兴办仕羽合作农场,以公司+农户的模式,与周边各村农户签订产销合作协议。霍童坑头、八都韩丹、洋中梧洋、赤溪留洋等地在招商引资、建基地办厂、带动茶产业发展等方面,取得了良好的成效。
  区茶业局局长郑康麟欣喜地告诉记者,为确保茶叶的品质,我区还加大了从源头上杜绝农残的工作力度,逐步扩大无公害、绿色食品及有机茶的生产规模。目前,全区有三十家企业获得有机茶认证、绿色食品认证、ISO9001质量体系论证、QS认证。在2007年 “人文奥运与中华茶文化高峰论坛”暨“人文中国、茶香世界”中华茶文化宣传活动之中国名茶评选中,由蕉城区选送的茶叶产品获得2金1银3铜的佳绩,其中“天山绿茶”、“银毫茉莉花茶”荣获金奖。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蕉城这个千年“茶乡”必将迎来她的复兴之路。  黄钲平  赖永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