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群合力斗“龙王”

洋中镇防抗十九号台风纪实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闽东日报蕉城新闻    更新时间:2005-10-12 11:27:43

 

新华网蕉城在线
  机声隆隆,挥汗如雨,男女老少齐上阵……
  连日来,记者在蕉城区洋中镇东山、溪富、凤田等村看到了一幕幕干群齐力重建家园的动人场景。19号台风“龙王”给当地带来严重损失,灾情发生后,各项灾后自救工作迅速而又有序地展开。目前,当地9000亩受灾晚稻、1000多亩的反季节蔬菜得到及时抢收,10万平方尺菇棚得到修复;镇区水、电、通讯全面修复,中洋、梅屿等10个村电力恢复,卫生部门已全面完成对灾区的消毒和防疫;其它村电力、通讯、自来水、广电等部门正抓紧时间对相关设施进行抢修。这几天,记者在一线采访中还了解到许多党员、干部、群众防台抗灾的感人事迹。

“我这么老了,第一次看到这么大的洪水”

  “天湖村浸水,水电中断……”
  10月3日0:40,在一线抗击19号台风“龙王”的蕉城区挂洋中镇领导区人大副主任周玉成、检察院检察长高剑峰及镇党委书记黄国生得到灾情汇报后,黄国生等人立即驱车赶往天湖。凌晨1:00,他们又得到桥头村浸水,洪水冲击民宅的消息,同车的镇长池建平下车奔赴村里,察看灾情,转移群众。当黄国生赶到天湖村口时发现,村道已经塌方,根本无法继续前进。
  “凤田村浸水,道路塌方……”
  “溪富村防洪堤被冲,村庄浸水……”
  车上,黄国生一个接着一个地收到各驻村干部上报的灾情电话。他让同车的副书记黄经锡赶往凤田村,自己调头赶往溪富。1:40,经过镇区时,黄国生发现洪水已涨到镇区。不到20分钟时间,洪水上涨50多公分,水、电全部中断,镇区漆黑一片。接着有人谣传上游虎贝乡桥头水库崩塌,不一会,2000多群众涌上街头,场面十分混乱。周玉成、高剑峰、黄国生等当机立断,组织留在镇区的10多名干部配合当地派出所干警及镇义务巡查队上街维持秩序,用消防车架起高音喇叭反复发布水库并不存在崩塌的消息。随着雨量逐渐减少,水势不断下降,群众情绪慢慢稳定下来,一一被干部们疏散回家。2:20,当一些干部拖着疲惫的身躯回到镇政府大院时,发现他们后院的围墙倒了,厨房倒塌八间,厨具被洪水洗劫 一空。
  东山村94岁的老人周三角说:“我这么老了,还是第一次看到这么大的洪水。”3日凌晨,不到两个小时,洋中镇过程雨量超过了300毫米,引发了一场百年不遇的特大洪灾,造成洋中镇损失严重:沿溪两岸防洪堤冲毁5.6公里,民房倒塌36座,受损110座,桥梁被冲毁18座,水田冲毁1500多亩,1人失踪,全镇电力、通讯全部中断,凤田、田地等6个村的公路被冲毁塌方,群众无路可走,溪富等12个村自来水设施被冲毁,镇区三分之一被洪水淹没,有8个村不同程度浸水,受灾人口达1.8万人,初步统计,全镇直接经济损失达3600多万元。但由于防范得力,群众转移及时,洋中镇将洪水带来的损失减少到最低。灾后,当地干群不等、不靠、不要,迅速掀起了一场灾后自救的热潮。

灾情牵动省、市、区领导的心

  洋中镇遭受台风“龙王”带来强降雨的肆虐,山洪暴发损失严重。灾情,牵动着省、市、区领导的心。10月3日上午,副省长苏增添带领省直部门负责人与市领导陈荣凯、姚智梅、张立先、谢德仪在区委书记陈铭生、区长陈宗森、常务副区长孙江宏、副区长黄家盛、区人大副主任周玉成、检察院院长高剑峰等陪同下深入洋中镇洋中溪两岸、溪富、溪源等村,实地察看受灾点并对灾后自救工作做了指示。
  市长陈荣凯也对重灾点洋中镇的生产自救工作做了具体部署,并预拨第一笔资金15万元帮助洋中镇安置灾民,恢复生产,重建家园。不久,宁德市委书记朱之文也赶到灾区,看望灾区群众。他充分肯定了当地干群不等不靠、自力更生、迅速掀起生产自救的热情,并要求当地党委、政府进一步做好受灾群众的安置工作,保证受灾群众有衣穿、有饭吃、有地方住、有干净的水喝、子女不因受灾而辍学。
  早在灾情发生的当日凌晨2:40,在城区坐镇指挥全区防台工作的区委书记陈铭生一接到洋中灾情汇报后,立即冒着狂风暴雨与山路随时可能发生溜方的危险赶到洋中镇,了解灾情,安置灾民,组织灾后生产自救工作。10月3日天亮后,他又陪同省、市领导深入一线察看灾情,14:00,他主持召开洋中镇灾后生产自救工作会议,成立了由区长陈宗森任组长,区委常委、常务副区长孙江宏为常务副组长的“洋中镇灾后生产自救工作领导小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前一天在区里及三都镇指挥防台,再加上往洋中察看、指挥灾后自救工作,陈铭生书记已经连续30多个小时没有合眼。此后,他又在短短的四天时间内三次前往洋中镇督促、检查抗灾工作。
  会后,区里预拨第一笔23万元资金支持洋中灾后自救工作,孙江宏、周玉成、高剑峰等领导带领民政、交通、水利、卫生、地矿、农业、电信、国土、电力等部门进驻洋中镇,灾后自救工作重点围绕以洋中、溪富、溪源、凤田、田地、嵋屿、钟洋等7个村的恢复生产、重建家园工作来展开,同时在这7个村分别确定了责任领导和责任人,相应成立了由挂村的镇两委成员为组长的村级灾后自救工作领导小组,指定专人联系灾民,做到每个受灾户都有一个联系人,确保救灾工作责任到人,任务到人。到3日晚,受灾最为严重的36户群众190人全部得到妥善安置。第一期慰问款30000元分发到灾民手中,做到灾民有饭吃,有衣穿,有房住,子女不因灾辍学,极大地稳定了灾民群众情绪。10月6日上午,洋中镇党委、政府向镇机关党员、干部、职工发出倡议,号召全镇干部、群众大力弘扬“一方有难、八方相助”的传统美德,向受灾群众奉献爱心,捐款捐物。全镇上下积极响应镇党委、政府号召,有钱出钱,有物出物。短短几天时间,收到捐款现金12000元,衣物800多件。

奶奶去世时,他奔走在抗灾一线

  10月7日晚饭时间,洋中镇干部雷天齐终于抽空回了一趟家。他在奶奶灵堂前鞠躬、敬香,心里默默念叨着:“奶奶,孙儿回来迟了……”眼泪从他布满血丝的眼里流了下来。这是10月2日以来他第一次回家,5天来,他一直奔走在抗灾一线。
  2日早上,洋中镇召开紧急防抗第19号台风“龙王”的动员、部署大会,镇党委要求全镇70多名干部全部放弃休假,立即驻村组织群众抗灾,重点防范山坞、北洋等8个地质灾害点及陈洋、林坂等低洼地带。雷天齐是凤田村包村干部,又是镇里下派到凤田的挂职村支部副书记。11:30,会议结束后,他在电话中交代妻子仔细看护病危的奶奶,便匆匆赶到村里。中午,他召集村干部、镇人大代表及群众代表认真研究、部署工作,随后与村两委成员一道挨家挨户宣传、动员,早早将沿溪50多户群众动员到地势较高的民宅。2日20:00,天空开始下雨,他和村支书阮奶务等人打着雨伞,沿着村道巡逻,不久风雨大作,溪水不断上涨。22:00,溪水冲进村里,全村1/3浸水,3座危房倒塌,断水,停电,电话也打不通。午夜时分,当雷天齐踩着过膝深的雨水巡逻时,发现家在溪边的阮世泉被转移出来后,又偷偷赶回家抢救财产,便当场拦住。下半夜,他逐户走访村民,安稳群众情绪。
  3日早晨,天刚蒙蒙亮,一夜未曾合眼的雷天齐组织群众开展灾后自救工作。当天10时,正带领村民抢修道路的雷天齐得知奶奶早上4时已经病故。阮奶务知道雷天齐父亲早逝,从小跟奶奶一起生活,劝他回去看看,雷天齐说:“现在是灾后自救的关键时期,我是镇包村干部又是共产党员,怎么能脱离岗位!”说着又挑着土箕,和干群一起奋力拼搏,抢修水毁道路。4日上午,一条简易机耕道铺成了,村民们终于能赶到对岸梯田抢收倒伏的310多亩晚稻。6日,在雷天齐等镇村干部的努力下,凤田村自来水管道也修通了,群众又用上了清洁的自来水。 阮奶务告诉记者,这5天时间,雷天齐只睡了10多个小时……
  在抗灾一线,有许多像雷天齐这样的党员干部,他们顾大家舍小家,以具体行动实践“三个代表”,演绎着一幕幕的人间真情。许多灾区在广大干部群众的共同努力下,当日便搭起便桥、便道,确保群众通行。3日凌晨,天湖村村民主任彭慈腾忙着转移受灾群众,组织村干巡逻,一夜没回家,自家猪圈却被洪水冲毁,12头生猪被冲走,300多公斤饲料被卷走。

房子倒了,人心不倒

  10月7日,记者在溪源村采访时,看到倒房户陈祖成夫妇在修路修堤现场忙碌着。村民陈祖成家离溪边最近,洪水到来的3日凌晨,他和妻子忙着挨家挨户通知村民转移,回到自己家时,洪水已把一楼的东西洗劫一空,他家大门下也塌了个洞。陈祖成不怨天不尤人,洪水一退,就和妻子加入村里自发修路修堤的行列。他告诉记者,房子倒了不怕,只要人心不倒,有党委和政府的关心、帮助,一切都可以重新再来。
  3日凌晨的特大洪水,将溪源村两岸1200多米的防洪堤冲毁,去年刚通车的村水泥路也塌方300多米,通往主村的桥梁被洪水冲得只剩东岸一个桥墩。洪水退后,村民主任黄其须立刻请来工程队到溪边测量,规划了防洪堤重修的线路走向。村民们仅用2天时间,就抢修了一座通往主村的简易木板桥。包村的副镇长许守松一边忙着指挥群众修路,一边对记者说:“村干部和群众干劲这么足,我们一定能在月底前把防洪堤基础重新砌起来!”
  洪灾使溪富村桥梁被冲断,桥西侧两幢老房子被冲得片瓦不留。两岸防洪堤几乎全被冲垮,东岸的村主干道水泥路面崩裂100多米,洪水在溪床东侧切出一道很深的低谷。洪水退后,3日清晨以来,在镇村干部组织下,溪富村100多名男女老少纷纷扛起锄头、铁铲、铁锹等工具,到溪边重修东岸防洪堤。村民林观寿自己房子倒塌,价值6万多元的碾米机被冲,但还是先投入修桥、修堤现场,与群众一道施工。10月7日,在忙碌的人群中,记者看到上了年纪的林鸣左老人和老支书林凤宇、老生产队长林庆俊都挥着铁锹,奋力挖土;小学生林瑞良和一群伙伴合作着搬石头,累得满头大汗;镇长池建平卷着裤脚,用沙哑的声音在现场忙着指挥施工,驻村的许多镇干部也加入到了疏浚溪床的队伍中。                          □  韩承斌  刘益清  黄锡顺  黄胜寿   林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