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褚子强 陈芍蓉)春风染绿田野,农事正当时节。近日,记者走进蕉城区霍童镇小石村,只见旋耕机在田间往来穿梭,村民们正抢抓农时施肥播种,曾经的70亩撂荒地如今已化作孕育希望的良田。
数月前,这片土地还是杂草丛生的荒芜景象。改变始于兴贤村、小石村党支部的合作共建,通过推行“支部+合作社+党员+农户”复垦模式,党员带头流转抛荒地,挨家挨户宣传动员,从最初零星的几分地,渐渐汇聚成连片耕地。如今,土地整齐划一,地头插着写有党员责任区的标识牌,见证着党组织带领群众开荒拓土的决心。
昔日沉睡的荒地正成为保障粮食安全、促进村民增收的新引擎,村民的“钱袋子”也跟着鼓起来。“今年玉米行情好,套种大豆还能多份收入,算下来每亩能增收2000多元,日子越过越有奔头!”田间劳作的村民笑着算起丰收账。
为保障耕种质量,镇里构建起“党支部统筹、专业护航、群众参与”的立体保障体系。科技特派员深入田间地头提供技术指导,粮耕保姆站负责全程托管服务,党员服务队随时解决生产难题。“有专家指导技术,有支部托底保障,我们种地更有信心了!”正在劳作的村民李大姐抹了把额头的汗珠,黝黑的脸上满是笑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