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志愿服务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动实践。为大力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营造全社会支持志愿服务、关爱志愿者的浓厚氛围,团结引领广大志愿者为建设和谐美好社会贡献力量,蕉城区融媒体中心联合蕉城区委社会工作部特别推出“志愿风采”专栏,聚焦志愿者、志愿组织、志愿社区、志愿项目,讲述志愿故事,传播志愿精神,汇聚向上向善力量。
2015年8月,宁德市蕉城区民间自发公益组织“宁德市蕉城区微爱慈善协会”成立。协会以“一心向善、积善成德、乐善好施、施不望报”为宗旨,聚集爱心,大家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和点滴关爱去帮助贫困和无助的人。
退伍不褪色,爱心暖人心
“军装虽褪,军魂永驻。”作为微爱慈善协会会长,翁勇生将部队锤炼出的坚韧品格融入志愿服务。九年多来,5709小时的志愿服务时长,110余万元的总募集善款,这位五星级志愿者用数字书写奉献。在他的带领下,协会资助小学至大学贫困优异生和帮助困难老弱群体,用一颗诚挚爱心温暖社会。
小毛同学便是众多受助者中的一员。他出身贫困家庭,父亲因交通事故瘫痪在床,母亲照顾病重的父亲,家庭失去了经济来源。尽管生活艰难,小毛同学依然勤奋学习,成绩优异。然而,大学期间的费用成了他逐梦路上的拦路虎。翁勇生了解情况后,迅速行动,积极筹集善款,成立“一对一帮扶助学基金”。每月1000元的生活补助犹如雪中送炭,不仅保障了求学之路,更点燃了受助者传递温暖的信念。如今,已成为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小毛在受助期间便主动加入微爱慈善协会,用实际行动续写着这份爱心接力。
目前,企业“一对一帮扶助学基金”共帮助了15名困难学生,目前仍有5名在读受助生,协会给予他们最基本的生活保障,让其学习无后顾之忧。
共克疫情难关,志愿守护家园
在疫情期间,协会始终坚守在抗疫一线。当得知口罩、消毒液等物资紧缺时,翁勇生带领协会迅速从厦门采购500公斤高浓度消毒液赠予蕉城区人民政府、区民政局和蕉北派出所等单位;并向蕉城区偏远乡镇的敬老院、区儿童福利院等地捐赠2万个口罩。他与爱心企业一行8人主动请缨深入封控区,将650件价值2万多元的抗疫物资安全送到有需要的群众手中。同时,协会还向区民政局困难群众定向捐赠临时救助生活物资370件,价值近1万元。
2022年4月,疫情形势刻不容缓。翁勇生召集协会志愿者们,主动融入社区抗疫队伍,有序开展核酸检测工作及维持秩序、扫码、量体温等工作。为确保“卡口查验一刻不停歇”,力保防疫排查,他带领志愿者7人在宁德高速南卡口筑起“人墙防线”,每天分三班24小时昼夜轮流驻守。
白天,他们在烈日下核查车辆信息,口罩压痕深陷脸颊;夜晚,手电筒的光束在黑暗中划出安全弧线,做到“不漏一车、不漏一人”。这份担当赢得社会认可,翁勇生荣获第五届宁德市学雷锋志愿服务“疫情防控优秀志愿者”称号。
甜蜜公益解困,爱心传递温暖
一次偶然,翁勇生了解到艾柠檬活力烘焙每日会将未售卖完的蛋糕进行丢弃处理。他萌生了将蛋糕捐助给贫困家庭的想法。通过与芦坪社区干部沟通,了解到许多困难家庭和留守老幼的需求后,艾柠檬活力烘焙也愿意开展“爱心糕点手牵手”活动。就这样一拍即合,说干就干。2023年8月,翁勇生带领协会志愿者联合芦坪社区开展“爱心糕点”传递行动,由宁德艾柠檬活力烘焙提供糕点,协会志愿者负责将糕点免费赠送给社区困难家庭,让临期食物发挥“余热”,传递温暖。截至目前,累计送出“爱心糕点”1800余份,受益群众750余人次。“爱心糕点手牵手”活动以“爱心企业+志愿者+社区”的运行模式,得到社区邻里的广泛好评。同时,活动通过社交媒体等渠道进行广泛宣传,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关注和赞誉,为传递社会正能量作出了积极贡献。“每一份糕点都承载着社会的关爱,我们希望用这样的方式让更多人感受到温暖。”翁勇生说道。
岁月悠悠,爱意长流。在这条充满挑战与希望的道路上,翁勇生不仅照亮了他人的生活,更是在自己的心灵深处种下了不灭的光明。他的行动证明,真正的幸福不在于物质的积累,而是那份能够温暖他人、改变世界的力量。 □ 林铖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