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新闻 > 文化 >

陆宜根:割 菅

2025-02-26 09:02:42 三都澳侨报

春犁冻土起劲的不是健壮的犁手,而是配套在牛肩头那个人字形的牛脰轭。这时节,但见犁手一手扬鞭“策——策”的驱牛,一手则不紧不松地扶持犁把,牛肩却高高隆起,其身下的铁索随着牛腿的迈动牵引得蹦直,那个尖锐的犁头早在它的脚下铲翻冻土,经过犁臂的内卷逐渐松散从而溶化在汤汤的春水之中。看那牛的鼻息吹皱田面的水纹,书写着春光的明媚。而此际只有犁手自己心里清楚,能够把眼前的地皮翻个个儿的牛劲来自他昨天山上收割回来的那担菅草。

这个草菅人命的菅草,也是古田的方言土语。禾本科属多年生草本植物,高至一两米,其叶长条,青葱可爱。它喜欢和茅草长在一起,叶子的形状也和茅草相似。在春风的吹拂下尚且固守着经霜之后的白芒和凄凉。只有在崖角山窝,密林深处侥幸躲过了霜雪的摧残,才会这里一丛那里一束把持着青春的靓丽清秀。这个时节,大地上的春草刚刚萌芽,吐露些微绿意,还不足以引诱大牛小牛下嘴舐食,农家家藏的草料也只是枯燥的陈年稻秆。牛儿的最爱莫过这些躲过霜雪侵袭的菅草了。开春初犁,犁手往往是头天上山割菅,牛得其草翌日才下田动犁。割菅一天工夫,犁田一天工夫,古田人话头“割菅驶牛又一天”,这么笼统将割菅和驶牛一天带过,足以表明割菅和驶牛的密不可分,于整个春耕活动是缺一不可的。

菅草植株幼嫩部分含糖量高,家畜喜食。草儿长成后又是造纸和盖房的原材料。古人也习惯称之“茅菅”或“菅茅”。《诗经·小雅·白华》说:“白华菅兮,白茅束兮,之于之远,俾我独兮,英英白云,露彼菅茅,天步艰难,之子不犹。”菅草开白花,形同芦苇,而芦苇空心,菅草实心。《汉书·贾谊传》说胡亥“视杀人若艾草菅然”,把杀人如同除草,任意害人性命。在这里菅草成了冤死的对象。而在诗经里又成了被遗弃的怨妇的象征。到了闽南民谣《菅芒》里面才成为坚强的形象:“路边的菅芒,等无露水降。找哦找毛贴心的花瓶,坚强的菅芒,度过风雨淋,阮期待期待日出的红艳。”

然而,最能打动路人的民谣还数闽东这首《菅叶芒芒割目睭》:“菅叶芒芒割目睭呵妻策,肩头迈仔手掼犁呵妻策;六耳朝天六脚地呵妻策,割菅驶牛又一天呵妻策。”菅叶和茅叶的区别是边沿锋芒毕露,不小心割破眼皮血泪混流伤透人心啊。  □ 陆宜根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