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新闻 > 蕉城要闻 >

畲乡菅粽飘香 品味浓郁畲族文化

2025-02-07 11:39:59 三都澳侨报

在广袤的少数民族文化中,畲族的传统饮食有其独特与迷人之处,作为其中之一,畲族菅粽不仅是舌尖上的享受,更是畲族文化的象征,在这份味道的背后,是一代代畲族人默默无闻的坚守与传承。雷贵珠,这位畲族菅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用几十年的坚持和技艺,守护着这份浓郁的民族记忆,为畲族文化的延续注入了深深的温情与活力。

菅粽,顾名思义,是用菅草包裹制作的一种粽子,与常见的竹叶粽子有着明显的不同,菅草叶宽且韧,经过清洗和简单处理后,散发出一种独特的清香,与糯米的香味完美融合,为菅粽增添了自然的韵味。

雷贵珠出生于一个地地道道的畲族家庭,从小耳濡目染,跟随母亲学习制作菅粽。对于她来说,菅粽不仅是一种食物,更是一种文化符号,是与家人、邻里连接情感的重要纽带。年轻时,雷贵珠便对这项传统手艺展现出极大的热情,她常说:“菅粽是畲族文化的一部分,做菅粽就是做文化。”

菅粽的制作并不简单,从选材到成品,需要精心准备和耐心操作,制作菅粽前,需要利用野生植物猴芦子制作黄色碱水,用它浸泡出来的糯米气味独特,是菅粽与其他粽子的标志区别。雷贵珠制作菅粽,糯米的浸泡时间、馅料的比例、包裹的手法,每一个细节她都精益求精,从不马虎。

在包裹菅粽时,雷贵珠更注重手工的灵巧与工艺的细腻,她将浸泡好的糯米和馅料一层层铺入菅草叶中,熟练地折叠、捆绑,使粽子呈现出独特的长条形状,用菅叶丝缚作5节,象征着团圆、平安和丰收。

菅粽的烹煮时间通常较长,需要用柴火慢煮四到五个小时。蒸煮的过程中,菅草的清香会渗入糯米与馅料,赋予粽子独特的风味。这种香味不仅令人垂涎三尺,更承载着畲族人民对自然的感恩之情和对传统文化的深厚情感。

在畲族的重要节庆或家庭聚会中,菅粽更是不可或缺的传统食品。特别是在畲族的“三月三”歌会、婚礼或丰收庆典上,菅粽不仅是款待客人的佳肴,也是传递祝福的重要象征。

然而,在现代化的冲击下,许多传统技艺面临消失的危险,菅粽也不例外,传统手工艺的学习者逐渐减少,面对这一困境,雷贵珠深感责任重大。她不仅自己坚持制作菅粽,还积极带领村里的年轻人学习这项技艺,希望通过言传身教让更多人了解和热爱这份文化传承。

为了让菅粽这项技艺被更多人熟知,雷贵珠还参与了多次非遗展览和文化交流活动。在这些活动中,她不仅展示了菅粽的制作过程,还向观众讲述了菅粽背后的故事,通过生动的讲解和娴熟的技艺,她将菅粽在公众面前从一份传统小吃变成了一份鲜活的文化体验。

菅粽是畲族文化的缩影,它既是一道充满烟火气的美味,又是一份深藏于历史长河中的文化记忆。雷贵珠说:“我希望菅粽的香味能飘得更远,不仅让畲族的孩子们记住自己的根,也让外面的人了解我们畲族的文化。”今天的雷贵珠,依然坚持每天制作菅粽,她的手艺日臻纯熟,但她的初心始终未变,在雷贵珠的努力下,畲族菅粽不再仅仅是山间田野中的一道美食,而是跨越时代、连接人心的文化桥梁。  □ 黄子煖

返回首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