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新闻 > 探秘 >

李伟:寻找一位留美宁德人

2025-01-01 10:12:00 三都澳侨报

中国人留学始于1847年,1872至1881年又继之以“中国幼童留美运动”,但这些都如吉光片羽。1894年甲午战争战败,朝野震动。1905年清廷废除科举,传统入仕之路中断。三千年未有之变局,激起三千年未有之留学潮。不论是思想政治、科学技术、文化艺术……留学生在中国近代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篇章。

宁德近代最著名的留学生当属阮琼珠医生。大约1932年,时任宁德圣教妇幼医院院长阮琼珠医生留学英国,进修医术。然而此外,还有哪些从宁德走出的留学生?


石磊在哥伦比亚大学居住的宿舍

在查阅1921年留美学生编写的《留美同学录》(Who's who of the Chinese Students in America)时,笔者偶然发现一个陌生的名字Sik Louis和一个熟悉的英文Ningteh。Ningteh正是民国时期宁德的英文名,但Sik Louis是谁?他为何从宁德到美国留学?

从《留美同学录》的记录可以看出,他曾在福州就读,1919年2月10日到达美国,先在爱荷华州的柯伊学院(Coe College)就读,后进入美国哥伦比亚大学。

由于缺乏更多资料,这位留学生的身份不得而知。在继续寻找中,笔者意外发现了一张不同寻常的照片。

这是1921年中国戏剧《木兰》在美国的演出照,由哥伦比亚大学中国留学生会提供。在演员名单中,赫然出现了熟悉的名字Sik Louis。我第一次感觉离他如此近,他就在这张合影里! 而他在哪呢?从名单可知,Sik Louis饰演的是一名士兵。从照片看,最后一排有士兵4人、蛮军士兵4人,与演员名单相符。靠右的4人扮相奇特,显然是蛮军士兵。靠左的4人扮相凛然正气,显然是代表正义的士兵。Sik Louis应当就在这4人之中!但究竟是哪一位呢?是何姓名?这些疑问萦绕不散,数月又过去了。


《木兰》演职人员合影

2024年9月,阮琼珠医生的孙女叶果初先生到访,偶然提起石磊先生。石磊先生(1892-1951年),原名东坡,字笑凡,宁德石后乡(旧称石厝)人,原国民党中央委员、参政会参政员、福建省财政厅厅长,以抗日救国为己任,曾营救革命者及进步人士四十多人,其中就包括阮琼珠医生的亲人。人们称石磊先生“白皮红心”。

“石磊”“Sik Louis”,读音的相似使我心中一震!当听到叶果初先生介绍石磊先生曾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留学时,答案已近在咫尺。

我打开宁德文史资料第15辑《好西乡》,书中收录了石维行先生撰写的石磊传记,并附一张石磊先生与其子女的合影。石磊先生身材高瘦,面容清癯,不难认出《木兰》合影后排最左边的那位“士兵”即为石磊先生!谜题至此完全解开!

结合散落海外的外文史料,笔者得以拼凑出石磊先生不为人知的留学片段。

1919年,石磊在友人资助下踏上去美国的留学之路(一说为教会资助,因为其父石思善在莆田教会任牧师,石磊亦是基督徒),1月17日乘坐“南京号”从上海出发,2月19日抵达美国。同年,石磊进入爱荷华州的柯伊学院就读,获得文学学士学位。他还与其余三位来自福建的留学生共同组建了该校中国留学生俱乐部。


石磊先生(居中)与儿女合影

1920年秋,石磊进入哥伦比亚大学,就读于政治经济系,并争取到清华大学津贴。1919年起,清华大学利用美国退回的庚子赔款,为在美自费生提供津贴。根据《清华学校津贴在美自费生章程》,津贴的宗旨为“体恤寒畯奖励游学,使在美自费生之有志上进而无力卒学者,得以学成致用”,学生中“以品行纯正、学业优美、家境贫寒,并须在美国大学第二年本科肄业者为合格”。虽然名额有限,石磊还是以优异的学业脱颖而出,成为清华“津贴生”的一员,又称“半费生”或“津贴半费生”。据《中国留学教育史》统计,清华学校前后共津贴留美学生计499人,蒋梦麟、陶行知、郭秉文、朱经农等著名学者均在此列。

石磊没有辜负来之不易的留学机会和津贴补助,不仅学习刻苦,获得文学硕士学位,且积极参与学校各类活动。因身为基督徒,还参与北美基督教中国学生会组织的活动。

在石磊先生的求学生涯中,尤其值得介绍的是他参演话剧《木兰》一事。

事情的缘起是1920年中国华北地区发生四十年未有的特大饥荒,饿死、冻死者难以计数。面对灾难,美国政府、教会组织、红十字会、私人财团及中国留学生等各方积极参与赈灾活动。这是国际救助在中国近代历史上第一次全面发挥作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当仁不让,该校中国留学生群体素来爱国情怀深厚,多次组织募捐等活动。


《木兰》合影中的石磊

1921年2月24日,一场备受瞩目的赈灾义演在美国百老汇首演。这场名为《木兰》的话剧由著名话剧(新剧)活动家张彭春与著名导演洪深共同改编自北朝民歌《木兰辞》,共三幕十一场,对白为英文。演职人员均非专业演员,大多是来自哥伦比亚大学的中国留学生,其中就包括石磊,时年仅29岁。

这是中国话剧在美国的首次演出,当天共演两场,座无虚席,不仅吸引了许多社会名流包场观看,还受到众多主流媒体的报道。次日的《纽约时报》刊登长篇评论,称赞演员演技精湛、剧装华贵艳丽、情节妙趣横生。《木兰》随后又于3月18、19日在纽约百老汇科尔特戏院公演两场。截至5月6日,4场演出筹得款项12365.05美元。同时,各地的演出邀约纷至沓来,康涅狄格州、新泽西州各演1场,华盛顿演出2场。媒体争相报道,毫不吝啬赞美之词。


《木兰》剧本封面

中国戏剧在美国的首演取得巨大成功,实属不易,正如南开大学校史研究者崔国良先生在《南开话剧史话》所述:“(张彭春)首次将话剧形式注入了中国戏剧的传统象征手法,搬到西方演出获得很大成功。这就是1921年在美国演出的英文中国史诗话剧《木兰》。”有学者认为它使花木兰的故事在美国广为传播,间接催生了1998年迪士尼著名动画电影《花木兰》。然而,这样一部重要的戏剧作品,由于资料大多遗失,学界研究十分有限。

根据刘碧林《副文本中的历史现场:英文剧<木兰>在美国的创作、表演与接受》,《木兰辞》中原有人物7人,在戏剧改编时扩充至25人,均从文本中引申而来,例如石磊所饰演的士兵,出自“壮士十年归”里的“壮士”,代表正义之师。虽非重要角色,但是颇具代表性的群众演员。

此次发现的合影重现了当年《木兰》的演出盛况,是《木兰》话剧研究的重要资料,也使我们惊喜地看到一个来自宁德的身影——石磊。

大约1922年,石磊学成归国。后来的人生经历,我们可以从石维行先生所写小传中得知。他初入南开大学等高校任教,成为中国经济学社社员,受国民党高层赏识而从政,但因党内斗争险恶,仕途坎坷。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身为国民参政员的石磊先生力主国共联合抗日,提倡民主改革,推动社会进步,深受各界爱戴,在宁德乡亲中也口碑甚佳。据年逾九旬的姜伯夷先生回忆:“其时家居福州仙塔街,赴榕乡亲如遇疑难问题,登门求助,只要能办到,都乐于帮助解决,更不见打官腔,瞧不起平民百姓,将求助者拒之门外。”许多爱国人士、进步青年正是因石磊先生庇护而得以保全。另外,身为基督徒,石磊先生也积极资助宁德教会。


1919年1月17日石磊先生从中国乘坐“南京号”前往美国的记录

1949年,石磊先生婉拒朱绍良(时任国民党闽省省长)赴台邀请,志愿留在大陆建设新中国,甚至计划到北京拜会周恩来总理。周恩来总理在抗战时期即与其结下友谊,周恩来、邓颖超等人曾一再邀约待革命胜利后再聚会。

然而,石磊先生心中的新中国还没展露真颜,政治运动大潮便将其吞没。镇压反革命运动,简称镇反运动,是1950年12月至1951年10月在全国范围内进行的清查和镇压反革命分子的政治运动,与抗美援朝、土地改革并称新中国成立初期三大运动之一。运动历时两年多,范围几乎遍及全国。一直清正为民的石磊不曾想到自己会被划入反革命分子,并被下令枪决。笔者找不到关于石磊先生被定罪的资料,或许在国民党任要职的履历已是无可辩驳的“原罪”,又或者“原因”早已无关紧要。

据姜伯夷先生忆述:1951年春,石磊先生被从福州带回宁德,数日后的4月2日晨,被从宁德押往洋中执行枪决。福建省委张鼎丞等获悉后马上急电阻止(据说宋庆龄等领导也有电报),但押解的队伍已出发。省里再致电洋中,可主管的宁德第四区区委书记恰在去城关途中,未收到上级指令。石磊先生被押送经过家乡石厝时,不知是眷恋故土,还是身体乏力,对旁人说已无力前行,在此行刑即可,遂被带至一块平地。三声枪响,石磊先生应声倒地,但实际并未断气。石厝村村民发现竟是素来敬重的石磊先生,便将其扶坐于地,用干草掩护。石磊先生交代乡亲们不必再救,并勉强托付后事。正在此时,第四区区委书记刚好途经石厝,见村民聚集,便带警卫员前去察看,翻开干草,见是石磊,令警卫员补上两枪,石磊先生气绝而亡。


1921年《留美同学录》中关于Sik Louis的记录

事后,省人民政府立即追查错杀责任。据姜伯夷先生回忆,宁德公安局某处长到省公安厅开会,被责令离场反省。然而从始至终,无人被追责。

石磊先生被枪决的消息传遍宁德。坊间传言:石磊的名字中有四个“石”,因此需开五枪。这成了一些人茶余饭后的谈资。

1983年5月30日,石磊先生女儿吴玗青、儿子吴化宇及女婿丁日初(社会科学家、经济学家)、儿媳吴维容等家人等来了迟到32年的对石磊先生的平反。

石磊先生一生为国为民,但人生竟以如此戏剧性的方式落幕。在《木兰》话剧中,他以一名正义的士兵留下身影,然而几十年后,在一出更大的时代、政治悲剧中,在近乎传统戏剧“莫须有”和“刀下留人”的情节里,一位赤子把鲜血洒在了生养他的土地上。他的人生从家乡出发,又以家乡为终点,仿佛画了一个圆,一个不完满的圆,一个走不出的圆。  □ 李伟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