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技艺,凝聚着一代又一代人的智慧和创造力,为了让更多人了解蕉城非遗技艺,去年开始,我市主流媒体持续关注蕉城非遗技艺。
要让非遗文化“活”起来,“古法”绽放新魅力,更好将非遗技艺传承下去,需要不断注入“新鲜血液”。
采访过程中,我们注意到,这些手艺人,有的年过七旬,有的正值壮年,他们默默坚守,干一行钻一行,择一事终一生,因热爱和执着将技艺传承下去、传播出去,既有手艺也要“守艺”,这是匠人始终不变的初心。
匠心制琴
一凿一斧传承古韵
岁月流逝中,工匠们“守艺”数十年,传承弘扬传统技艺和文化,蕉城区金涵乡院后村的古琴制作手艺人吕漳良便是其中之一。
古琴,亦称七弦琴,是中华民族代表性乐器之一,“不为谋生,只为热爱,更为传承。”这是吕漳良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多年来,他初心不改,以匠心斫制古琴,孜孜不倦地传承古琴文化。
据了解,吕漳良的爷爷是木匠,曾潜心钻研古琴制作技艺。在家庭熏陶下,吕漳良从小与古琴结缘,遍访名师大家,通过广泛学习,终有所成。
“要制作一张好琴,需要两到三年时间,200多道工序。虽然工序繁琐,却丝毫不能松懈。”记者走进吕漳良的工作室时,他正聚精会神地制作古琴,画线、定位、凿槽、髹漆……近百道工序需手工制作,每个步骤都得严格把控。
制作古琴,挑选木材是第一步,吕漳良说,他的制作技艺秉承古法,“一块琴板,研究几天后才能大致判断能否适合做琴、成品是哪种发音风格。”
古琴制作最难的工序是试音、听音及调音,“这需要听觉灵敏,能感受木胎调音时的细微变动,通过一点点调整,让一张琴达到泛音饱满空灵、散音浑厚辽阔、按音细腻悠扬的效果。”
截至目前,吕漳良已制作销售古琴近百张,他制作的古琴音色苍古、清新流畅,琴身温和素雅,受到许多古琴爱好者的青睐,远销全国各地。吕漳良说,现在,他只想把琴做好,通过自己努力,让更多人认识民族乐器之美,让中国传统乐器进入更多人的生活。
精心编笠
一人一竹尽显功力
斗笠,是一种遮挡阳光和雨水的农家帽子,多用竹篾等材料编织而成。在宁古公路宝岩隧道边,洋中镇坑里自然村是远近闻名的“斗笠村”。在这里,几乎家家户户编斗笠,其中,宝岩斗笠非遗传承人赖龙信编制的斗笠,样式美观、结实耐用,是全村公认的编斗笠能手。
选竹是编斗笠第一道工序,清晨的竹林里,赖龙信审视每根竹子的生长状态,从中挑选适合的竹子。“制作斗笠挑选竹子大有‘门道’,要选质地坚韧且修长的本地毛竹,编出的斗笠才坚固。”赖龙信说。
制作斗笠是一项精细工作,要先将精心挑选的毛竹劈成竹篾,而后,以笠顶为中心,一圈圈耐心地编织。
笠面初步成型后,需借助木质模具进一步整合,将笠顶塑造更加饱满圆润,呈现出完美圆锥形;晾晒风干,铺上晒干的粽叶,将两层笠面堆叠,以竹篾条封边。自此,竹篾摇身变成精致的斗笠。
“这样制成的斗笠美观、轻盈、坚固。”赖龙信表示,坑里村编织斗笠历史悠久,做工考究、美观精巧。
在父亲熏陶下,赖龙信从小掌握了斗笠的制作方法。“那时村里家家户户编斗笠。”
说起斗笠制作传承问题,赖龙信说,如今,村里年轻人大多外出务工,愿意学习这门传统手艺的人很少了,庆幸的是他的儿孙辈已学会这门技艺。“斗笠制作是传统文化一部分,我想将这项技艺传承下去。”赖龙信说。
潜心木雕
一刀一刻凸显神韵
木雕,是一门古老而神奇的技艺,是中华民族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木雕以木为材、以刀为笔,将自然之美与匠人之心融为一体,一块普通的木头在大师的巧手下,逐渐生动起来,木雕手艺人熟练地运用各种刀法,通过雕刻、打磨、上色等工序,将木头变成一件件精美的艺术品。
走进位于金涵乡的蕉城非遗传承人赖奶杨木雕工厂内,空气中散发着一股木质香,形态各异的木雕作品整齐摆放,赖奶杨正向旁人展示龙形木构件的雕刻过程,尽显娴熟技艺。
赖奶杨告诉记者,他制作木雕技艺已有二十多年了。“最早是跟爷爷学,他先教我画画,后来带我学雕刻,在他的熏陶下,我渐渐地对木雕技艺产生兴趣。”
木构件雕刻完成后,赖奶杨对其进行细致打磨、抛光。“打磨是一项很重要的工序,让木雕表面更加光滑、自然。”赖奶杨说。
如今,木雕技艺也面临后继无人的窘境,作为非遗传承人,赖奶杨经常思考着这个问题,“我正在积极寻找对木雕技艺感兴趣的年轻人,让这项传统技艺发扬光大,赋予新的生命力。” □ 黄子煖 吴虹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