蕉城区地处闽东沿海,旧名宁德县。1988年宁德撤县设市,隶属宁德地区管辖,1999年县级市宁德改为蕉城区,是宁德中心城区唯一的建制区。新中国成立75周年来,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蕉城人民团结一心,迎难而上,新蕉城建设取得长足发展,百姓福祉不断增强。75周年砥砺前行,满载蕉城区人民美好生活向往的船只,在75周年奋斗的路上,乘风破浪,坚定驶向“五高五美”现代化新蕉城的目标彼岸。
1949年,经济凋零,百废待兴的宁德艰难启航,由于处于海防前线,建设项目投入有限,30年间经济发展始终缓慢。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1988年习近平总书记赴任宁德地区后,蕉城区迎来新的发展机遇,习近平总书记在宁德地区主政期间,为宁德经济社会发展指明了方向,为蕉城区人民追求幸福的航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一、向有所导,业有所兴,产业基础由弱变强
(一)国民经济快速增长
1949年蕉城区地区生产总值仅0.08亿元,经过28年的发展,于1978年达到0.58亿元。随着改革开放,蕉城区经济增长逐步加快,地区生产总值分别于1982年、1994年突破1亿元、10亿元。党的十八大以后,蕉城区经济和社会发展进入“快车道”,经济实力得到全面提升。在此期间,全区经济总量连攀高峰,2009年、2013年、2018年地区生产总值相继突破100亿元、200亿元、500亿元,至2021年蕉城区地区生产总值突破1000亿元大关,成为宁德首个千亿县域经济体,地区生产总值增速实现全省建制区“六连冠”。蕉城区陆续进入全国百强区、全国创新百强区、中国工业百强区、全省城市发展十优区等行列。2023年,蕉城区地区生产总值达1340.1亿元,是1949年的16856.6倍,2012年的7.1倍;人均地区生产总值20.62万元,是1949年的4188.8倍,2012年的5.2倍。蕉城区逐渐成为名副其实的闽东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上汽宁德(蕉城三屿)基地项目—杨慈监 摄
(二)产业结构转型升级
新中国成立以来,蕉城区坚持巩固加强第一产业、优化升级第二产业、积极发展第三产业,三次产业结构发生深刻变化。1949-2023年,第一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从72.2%降至3.3%,降低68.9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由17.6%升至71.3%,提高53.7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由10.2%升至25.4%,提高15.2个百分点。
从产业结构看,1949年蕉城区三次产业结构为72.2:17.6:10.2,以低级的农业为主拉动经济。经过52年的发展调整,2001年第二产业比重首次超过第一产业,此后第二产业比重逐年上升,逐步形成较为高级的以二、三产业共同拉动经济,一二三产业协调发展的经济结构。2023年蕉城区三次产业结构为3.3:71.3:25.4,经过75年的发展调整,产业结构发生根本性转变。
(三)工业发展实现腾飞
新中国成立初期,蕉城区几乎不存在现代工业,至1998年,蕉城区工业总产值仅16.9亿元。“多上几个大项目,多抱几个‘金娃娃’,加快跨越式发展。”这是2010年9月习近平同志回到闽东时的殷殷嘱托,也是宁德高质量发展的动力之源。党的十八大以来,蕉城区紧扣“抱什么‘金娃娃’、怎样抱‘金娃娃’”等问题,以全域视野统筹产业布局,培育了新能源、新能源汽车、铜材料三大主导产业,构建起了高质量发展落实赶超的“四梁八柱”。电化学储能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21C创新实验室、国家级大黄鱼遗传育种中心等创新平台纷纷落地蕉城,新能源产业享誉国内外,科技水平走在世界前列,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产业集群发展新路子。2009年,蕉城区工业总产值突破千亿,2021年、2022年工业总产值突破两千亿、三千亿元,产业发展实现腾飞。
二、劳有所得,弱有所扶,社会保障共享福利
新中国成立75周年以来,蕉城区始终坚持把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发展中改善民生,深化医疗卫生及养老事业改革,强化社会保障,促进改革红利全民共享,不断提升人民群众满意度、获得感和幸福感。
(一)居民收入稳步提升
改革开放以前,蕉城区城乡居民基本处于温饱不足的状态,改革开放以后,随着蕉城区经济快速增长,居民收入大幅提高,城乡居民基本实现了由温饱向小康的历史性跨越。2023年蕉城区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46862元,比1985年增长94.25倍,蕉城区农村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24873元,比1985年增长64.63倍。城乡居民生活水平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蕉城人民“钱袋子”更饱满,共同享受发展红利。
九都葡萄采摘节 周思颖 摄
(二)脱贫攻坚成效显著
蕉城区始终把脱贫攻坚作为最大的民生工程,据2011年蕉城区贫困户摸底调查和建档立卡数据显示,蕉城区有贫困户4326户14263人;贫困村58个(包括6个老区基点村),占建制村总数的20.9%,其中少数民族贫困村9个,占建制村总数的3.2%,占贫困村总数的15.5%。找准“穷根”后,蕉城区坚持输血、造血、活血“三管齐下”,实施造福工程危房改造、发展扶贫特色产业、转移就业、鼓励创业等,全力推进脱贫提速。截至2020年,蕉城区52个贫困村全部摘帽,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贫困村村年均收入从2016年的4.5万元提高到2020年的17.1万元,“两不愁三保障”全部实现。
(三)医疗服务力量增强
新中国成立前,蕉城区仅有妇幼圣教医院1所医院,即蕉城区医院前身。资料显示,至1934年医院只有一名医生、一名助产士、两名护士,没有固定病床。建国后,直至1966年,医院病床增至110张,职工110人。改革开放后,医院的发展迎来了春天,医疗卫生体制改革不断推进,出现了多层次、多形式办医的新格局。1984年,全县医疗卫生机构共312个,床位690张,卫生技术人员990人。至2023年,蕉城区共有医院7个,卫生院12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3个,社区卫生服务站1个,村卫生所(室)322个,门诊部13个,诊所152个。年末共有卫生技术人员2123人,其中执业医师和执业助理医师838人,注册护士902人,年末共有卫生机构编制床位数940张,医疗服务力量显著增强。
三、住有所居,行有所依,生活环境日益美化
新中国成立75年来,蕉城区一步一个脚印,推进城市建设,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蕉城区历届党委、政府都十分重视基础设施建设,从项目规划、政策支持、资金投入等方面入手,着力推进交通、通讯、城市建设等,成效显著,为广大市民营造宜居环境,促使承载百姓希望的航船,以更快速度向前行进。
(一)城乡面貌脱胎换骨,居住条件舒适化
新中国成立初期,蕉城区百姓住房多为低矮棚屋木房,卫生状况“脏乱差”。上世纪80年代蕉城区全面开展环境“脏乱差旧”治理。新世纪以来,实施清洁家园行动,逐步推行垃圾无害化处理,逐步推动“脏乱差旧村”向“生态宜居村”转变。党的十八大以来,蕉城区在营造乡村宜居生态环境方面,重点实施农村厕所革命、农村垃圾治理、农村污水治理、农房整治、村容村貌提升行动等方面发力,深入推进“一革命四行动”,通过拆除废旧、道路硬化、村庄整治、绿化美化等,持续稳步向前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取得了可喜成绩。精心打造5个历史文化名镇、227个“绿盈乡村”、78个“美丽乡村”、34个传统村落、7个历史文化名村、7个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七都镇北山畲族村、九都镇九仙村等成为游客争相前往的“网红打卡地”。东方伟业沃尔玛商业广场、万达广场、财富广场、德润广场等一批大型商贸服务项目顺利开业,蕉城区的人气、商机与日俱增,展现出浓郁的现代都市气息。几十年来城乡面貌实现历史性巨变。全区常住人口从2000年的40.0万人增长到2023年65.4万人,城镇化率由47.2%提升至71.2%,城市首位度和竞争力大幅度提升。
蕉城嵌入式居家养老服务中心 黄子煖 摄
(二)生态建设绿色发展,人居环境清新化
党的十八大以来,蕉城区始终坚持绿色发展理念,坚持“生态+”引领城市建设,强力推进城乡环境整治提升,南岸公园、北岸公园、塔山公园、大门山公园、环东湖栈道等相继建成,城市园林休闲景观不断完善。2023年度蕉城区空气质量达标率达97.5%,空气质量年度综合指数2.53。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100%,重点流域水质保持Ⅲ类以上,森林覆盖率达67.75%,赢得了国家级森林城市、省级生态区等荣誉。此外,蕉城区开展海上养殖综合整治,三都澳重现“碧海蓝天、渔舟唱晚”盛景。实施中心城区水系综合治理,让中心城区黑臭水体基本消除,七都溪流域水生态环境整治、洪口水库非法养殖整治、汉仙园补植复绿等重磅行动,充分彰显蕉城区保护生态环境的决心之大、力度之大、成效之大。
(三)路网建设四通八达,交通出行便捷化
新中国成立初期,蕉城区道路狭窄不平,交通不便,1956年,第一条国道104国道竣工通车,奠定宁德公路建设的基础。此后,蕉城区不断完善公路网,城市承载能力持续增强,1955-1988年共修公路36条,总长406公里。在此期间,蕉城区水上运输业也得到发展,1971年共有木帆船115艘1169吨位,是1949年船吨位的6.68倍。2003年,沈海高速公路闽东段全线竣工,结束了闽东无高速公路的历史。2009年温福铁路动车组正式通车,实现了闽东人民的铁路梦。截至2023年末,蕉城区共有国道3条,省道2条,县道7条以及双福(福州至福鼎)高速、沈海复线蕉城段、宁连高速、宁古高速等。全区农村公路总计1008.75公里,陆岛交通码头15个,形成了集合铁路、公路、水路等运输方式的立体交通运输网络,综合运输能力显著提高。
四、学有所教,民有所乐,科教文体再上新
习近平在宁德工作期间曾指出,“教育是关系闽东社会经济发展的一件头等大事”,蕉城区历届政府始终坚持习近平同志提出的“扶贫先扶智,治贫先治愚”,奋力推动科教文体事业发展。
蕉城中学东校区 杨慈监 摄
(一)科学教育长足进步
新中国成立之初,蕉城区教育水平低下,人口文化素质差,学龄儿童入学率低,文盲率高。改革开放后,蕉城区科学教育逐步发展,1997年,蕉城区实现“两基”(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目标。党的十八大以来,蕉城进行基础教育、职业教育、特殊教育、高等教育等各类改革,促进教育事业发展,教育事业逐步走上正轨。2013年,蕉城区实施的“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发展”暨“两项督导”通过宁德市级核查验收,又以“双优”成绩通过省级评估验收。逐步形成包括幼儿教育、初等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在内的多层次较完整的国民教育体系,呈现公立学校和民办学校共同发展的格局。截至2023年,蕉城区共有市属高等院校1所,普通中学22所,中等职业学校3所,特殊教育学校1所,幼儿园103所。教育事业的发展有效提升了蕉城全民的科技文化素质,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育了大量人才资源。
(二)文化遗产魅力彰显
多年来,蕉城区不断加大人力、物力、财力投入,抓好重点文物保护,文化遗产提级、增量,文物总量居全市前列。2009年,蕉城推出一批“非遗”保护名录。2012年,成立福船研究会,以抢救、保护和传承“漳湾水密隔舱福船制造技艺”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并把“水密隔舱福船制造技艺进校园”列为重点工作,同年,“霍童线狮馆”建成并对外开放。2017年,蔡威事迹展陈馆入选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霍童黄鞠水利遗址被纳入中国水利博物馆永久性展陈。截至2023年,蕉城区登记不可移动文物349处,文物保护单位64处,其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1处、县级文物保护单位51处。现有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79项,其中国家级项目5项(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急需保护项目名录1项)、省级项目12项。此外,蕉城区致力于历史文化街区和历史风貌区的打造,千年古镇霍童镇、世界灌溉工程遗产黄鞠文化园、九都畲风文创街等无不彰显蕉城区文化街区和文化遗产的魅力。
蕉城中学东校区先进设备助力高效课堂 杨慈监 摄
(三)体育娱乐丰富多彩
新中国成立后的相当长时间内,物质水平低下造成公共文化娱乐服务十分薄弱,改革开放以来,各种文化娱乐资源和文体设施逐步增多,截至2023年末,蕉城区体育场地面积约116.65万平方米,人均体育场地面积为2.4平方米。蕉城区城乡居民精神生活日益充实。群体性活动蓬勃开展,乒乓球、羽毛球、篮球、足球等球类和武术、瑜伽健身运动自发开展,广场舞、慢跑等大众健身活动随处可见,市民参与体育健身的自觉性不断增强,娱乐生活更加丰富,精神世界更加充实。竞技体育更是捷报频传,蕉城区运动员在国际、国家、省级比赛中多次获得优异成绩。
新中国成立以来的75周年,是蕉城人民披荆斩棘,不断奋进的75年,是摆脱贫困,走向富裕的75年,是勇于求索,共享红利的75年。“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我们坚信,蕉城各界将继续紧密围绕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不忘初心,增进民生福祉,提升幸福指数,向各方展示更具魅力的“五高五美”现代化新蕉城! □ 郑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