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新闻 > 文化 >

蔡光:黄家蒸笼下南洋

2024-09-20 09:11:38 三都澳侨报

我家住宁德蕉城区已久,隔壁那栋二层楼住着虎贝镇黄家村人家,跟他们一家三代人做数十年的长久邻居。过去,我们经常茶余饭后,从家里走出来,站在门口一条小弄里天南地北的聊天。也是从这时起,我从他们那里得知黄家蒸笼的前世今生,也听了很多有关做蒸笼的故事,那阵儿让我对黄家蒸笼很是着迷,以致长年累月沉积在脑海里,时不时有眼见为真的那种冲动,就像黄家山上做蒸笼材料之一竹子生出的竹笋似的不停地拔节不停地生长。

那是一个瓜果飘香时节,我们一行人从古田县鹤塘方向前往蕉城区虎贝去看一棵千年古杉树,路途必经以做蒸笼闻名于世的黄家村。我坐车上得知此行车路线,心中不禁暗喜,这正是给我去黄家村一次拾遗补漏。于是,我搬出先去黄家村看制作蒸笼的万般理由,让其它人接受我的观点。

到了黄家村,满眼都是成片绿竹,柳杉也在山里挺立,它们都是做蒸笼的材料。此时,它们倒像插在黄家村头村尾一面面飘扬的旗帜,热情地招手着四方的客人。

村口立的一组石上刻着黄家村人日夜念念的心声“蒸蒸日上”,但我注意力集中在村口那座涂着米黄色以蒸笼造形格外标致的二层房屋,它独特创意让人还未走进村里,就有浓郁的蒸笼气息扑面而来,感觉到摆在面前不像是一座房屋,倒像是坐在街边的小吃店里,面前桌上摆着一蒸笼热气腾腾小笼包似的,此刻,肚子里仿佛又来了几多的食欲。

风携着山里凉意拂去额前的汗沫,走进弥漫着蒸笼柳杉和竹子香味的村道,村道两边住家的门前屋后随处可见蒸笼的身影,那一堆堆的成品或半成品,像成群结队的小孩探着圆圆而又顽皮脑袋在家门前偷偷看陌生客人,米黄色的脸上荡起青涩的笑。

路边一家房屋的门开得老大,门外也摆设着做好的蒸笼,我探进半个脑袋,看见这是一个蒸笼制作房间,地上堆放着蒸笼材料及废料,还有半成品。一位师傅正忙着制作蒸笼,我想从他那里了解一些有关蒸笼的事情,可他实在忙,专心于手头的活儿,我向他问上几句他才答一句,虽然见他没怎么不高兴,但他手上活儿实在停不下来,说不定赶着完成蒸笼出口任务,没功夫跟我这闲人去聊天聊地,我不敢打扰只好默默地走开。

黄家蒸笼是900多年前由石洋村黄一府发明的,这个蒸米做饭的炊具,因其耐用又实惠成为乡村人的喜爱。于是,连它古老的传统手工技艺一起随历史脚步流传下来,其间又得到了不断地创新和发展,到了清朝初期,已有了柳杉和竹子编制的碗杯盘盒碟瓶壶等生活用具,并被人们广泛使用。

圆圆的蒸笼看似月饼,它旁边那一圈以柳杉片箍的边沿不上油漆,留了柳杉米黄的色彩和生长年轮的清晰纹路,连接处不见半根钉子,而是水滕如蚂蟥般盯在那里,柳杉虽干,但掩不住透出沁人心脾的清新芬香,蒸笼底部用竹片间隔而编成的。整个看起来很简单,实际工艺技术却复杂,师傅告诉我说做一个黄家蒸笼需要80多道大小工序,才能确保蒸笼易熟保温、透气不馊诸多优点,从而,有了奔走五湖四海的生命力。

早闻黄家村有位传奇人物,他是蒸笼备材料的高手,一手技艺了不得。柳杉备做蒸笼材料时,要把圆木分出薄薄的木片,这位高手只用一把斧头,几个木楔子,外加一把木锤,就顺着柳杉成长的纹理像我小时候吃的猪油糕那样一片片地撕了下来,圆圆的木头被他轻易撕成做蒸笼用的薄薄木片,这绝活确实不一般啊。我内心多想看他现场演示一下绝活,种种原因导致把这个遗憾留给下一次。

黄家村蒸笼是踏着改革开放鼓点发展壮大的,国内生命力活跃的市场,加大了对蒸笼产品多层次的需求,国外以天然、环保、安全的传统炊具受青睐,于是,掀起了黄家蒸笼下南洋热,东南亚国家,还有美国、日本、澳大利亚等华人家的厨房里,都给足了黄家蒸笼的位置。

黄家蒸笼业发展壮大培育了当地的企业和加工厂,反过来企业和加工厂又如发动机上皮带带动黄家蒸笼的腾飞。黄家村蒸笼产业已站在时代的潮头上,双手执着“党建+基地+合作社+加工厂+农户”模式运行,健步地向前。在黄家村那片土地上处处烙着时代的印记,经营管理的理念也向着科学集合,如蒸笼备料分解给个人加工,最后集中到工厂组装,再则一些备料从原先手工被效率高的机器代替,最具时代色彩的电商,也被开辟出线上销售渠道,打出一套综合拳把黄家蒸笼产业做强做大,产值一步一台阶地往上爬,曾做到上亿元啊。

黄家蒸笼下南洋同时,荣誉也纷至沓来。2009年黄家蒸笼传统手工技艺成为福建省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2013年7月被国家工商总局批准为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2014年7月又获得“中国传统蒸笼手工艺传承基地”。

抬头望西沉的太阳离山峰不远了,我们急忙赶路,去看那棵千年杉树,夕阳下它的风采。  □ 蔡光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