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新闻 > 深度 >

“宁聚英才 智汇闽东”·蕉城人才风采(三)

2024-09-11 09:19:08 三都澳侨报

林玲:春风化雨育新苗 润物无声筑未来

夜幕低垂,阳光心理工作室内灯火通明,一场以“会‘玩’是一种能力”为主题的亲子心灵沙龙活动,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拉开了序幕。这场活动通过亲子绘本共读和互动沙盘游戏,巧妙引导家长和孩子探索科学使用手机的技巧,增进了亲子间的理解和沟通。全国青联委员、蕉城区管优秀青年人才、区曙光青少年事务服务中心理事长、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林玲说道:“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教会孩子如何合理使用手机,其实是在培养他们重要的生活能力和情感交流能力。”

回望往昔,当林玲初涉青少年心理健康领域,举办首场活动时,面对仅一位家长到场的冷清局面,她未曾有过丝毫动摇,这份坚持如同种子深埋土中,静待春风。十年磨一剑,如今她的每一场活动都座无虚席,影响力深远。

在应对青少年成长挑战的过程中,林玲展现了其卓越的专业能力。她不仅带领团队成功举办了超过500场活动,惠及超过30万人,更在创新服务形式上下了大功夫,“曙光进校驻点”“亲子悦读坊”等一系列公益品牌项目,如春风化雨般,润物无声地滋养着青少年的心田。在一个校园欺凌的案例中,当事人的心灵深受创伤,其母亲也倍感无助,仿佛在这座城市中成为了异乡人。林玲凭借专业的心理咨询技巧与同理心,陪伴这个家庭走过了一段艰难的时光。经过一段时间的心理辅导,当事人的心理状态逐渐好转,其母亲告诉林玲,通过与她的交流,自己仿佛重新“活”了一遍。这份来自心灵的触动与转变,让林玲深感一切努力和付出都是值得的,也更加坚定了她在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道路上继续前行的决心。

林玲不仅成功处理过多个校园欺凌案例,还针对中高考这一人生重要关卡的压力,精心策划了《协助孩子,共赢中高考》家长心理辅导栏目,吸引了大量家庭关注。她不仅在线上倾囊相授,还亲自举办减压讲座,直接惠及数千名考生,成为了众多家庭心中的“心理导师”。谈及此,林玲的眼中闪烁着温柔的光芒:“每次看到孩子们卸下肩头的重担,带着满满的自信大步走向考场,心里头那股温暖和成就感,便是对我工作最大的肯定。”

此外,在儿童性教育这一亟待开垦的领域,林玲更是展现出了她的前瞻性和行动力。她敏锐地察觉到性教育的缺失与不足,积极争取各方支持,成立了预防性侵害教育讲师团队,开展了一系列性教育主题活动。她表示:“性教育不是洪水猛兽,而是孩子们成长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我们的责任就是为他们撑起一把保护伞。”

尤为值得一提的是,林玲对乡村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倾注了大量心血。乡村孩子由于资源有限,更容易面临心理健康问题,于是她带领团队深入乡村学校,开展了一系列心理健康服务项目。从建立心理健康档案到个案咨询、团体辅导,每一步都凝聚着团队的汗水与政府的鼎力支持。各级政府不仅在政策上给予指导,更通过积极联络学校、搬运物资等实际行动,确保了每一场活动的顺利进行。她记得在一次乡村学校的心理辅导活动中,一个长期沉默寡言的孩子在她的鼓励下,终于敞开了心扉,分享了自己的内心世界。那一刻,林玲深刻感受到,心理健康教育的力量是如此巨大,它能点亮孩子们心中的希望之灯。林玲满怀希望地表示,她将继续扩大在乡村学校的心理健康服务站点,让每一个乡村青少年都能感受到心灵的呵护与温暖。

随着新学期的临近,林玲再次整装待发,投身于紧锣密鼓的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中。她相信,在心理健康工作者和家校的共同努力下,蕉城区的青少年们将拥有一个更加健康、纯净的成长环境。未来,林玲将继续以春风化雨般的柔情与智慧,不断寻找守护青少年心灵的“良方”。  □ 张清英

蔡依:春风化雨 润物无声

出生于教师世家,师范专业毕业后,她如愿以偿走上了讲台,二十九个春秋,二十九年寒暑,她始终辛勤耕耘在教学第一线,担任了二十四年的班主任。她是蕉城中学校党总支副书记,蔡依老师。

不管严寒还是酷暑,刮风还是下雨,每天上午七点左右,蔡依总能准时来到班级,提醒孩子们及时上交作业,督促孩子们复习单词,指导孩子们朗读课文。偶尔打铃前五分钟时班上还有座位空着,她便会与家长联系:兴许是闹钟突然罢工,孩子晚起了,电话那头孩子着急不已,她便耐心安慰,让家长一定抽空将孩子安全送达学校;兴许是孩子突然生病,无法到校了,她便焦急询问病情,让孩子好好休息……由于她的细心周到、明察秋毫,孩子们对她又敬又畏。

她坚信“喊破嗓子,不如做出表率。正人,先正己”。当她要求学生努力时,她用忘我工作的态度打动孩子们;当她教育学生热爱劳动时,她和他们一起参与劳动过程;当她叮嘱学生遵守纪律时,她率先垂范。

二十四年如一日的坚持和努力,她所担任班主任的班级几乎都成为学校的一面旗帜,获得省级、区级先进班级等称号;她也获得市级、区级“优秀班主任”“区最美教师·育人先锋”等称号。

蔡依是校党总支副书记,又长期担任班主任,还身兼语文教学工作。虽然事务繁杂,但教学仍然是她最钟爱的主题。

她的教学理念是“把语文课堂还给学生”,因此,她的课堂总是书声琅琅。她总用独特的方法引领学生自主揣摩品味语言文字的独到之处,她的课堂总是人人参与,时有思维碰撞花火闪现,给学生无限的享受与启迪。天道酬勤,在学生爱上语文,班级语文成绩遥遥领先的同时,她也取得了丰硕成果。

她所执教的《乡愁》被评为教育部2014年度“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活动“优课”;所设计课件《记承天寺夜游》获第二十二届全国教师教育教学信息化交流活动基础教育组课件一等奖、微课《联想与想象》获省教师信息技术能力提升工程优秀成果奖……她还获得“省优秀教师”“市教学名师”“区管优秀人才”等称号。

作为市级名师和“区初中语文蔡依名师工作室”领衔名师,她开设观摩课及讲座,主持或参与各级课题研究,撰写多篇论文在CN级刊物上发表,示范引领工作室成员更新教学理念,提升教学水平;作为市乡村振兴专家服务团成员,她深入蕉城洋中、古田大甲等农村中学,帮扶指导年轻教师,让他们快速成长;作为学校行政人员,她勤勤恳恳,工作有计划、有思路、有方法,颇受领导和同事的好评。

她像一盏明灯,照亮着学生们前行的道路;她像一位园丁,培育着祖国的花朵茁壮成长。行者无疆,走在教书育人这条路上,蔡依始终坚定信念,砥砺前行,当好绿叶,成就最美的事业,成就最美的学生,也成就最美的自己。  □ 陈菱舟

李枝英:躬耕“翠绿”猕猴桃 铺就“金黄”致富路

“这地啊,得用心养,树才能结出甜果子。”李枝英正穿梭于果树间,检查着每一株猕猴桃的生长情况。作为蕉城区管优秀人才,她不仅是一位成功的创业者,更是乡亲们口中的“致富带头人”。她的名字与虎贝镇的猕猴桃产业紧密相连,而猕猴桃也成为了她带领乡亲们走向致富路的“金钥匙”。

2011年,李枝英毅然决然地踏上了回乡创业的道路。从创办丰裕生猪专业合作社开始,李枝英的心中就装着大局,“养猪不是新鲜事,但要把猪养得干净,环境还要美,这可得动动脑筋。”她敏锐地意识到生猪养殖产生的有机废弃物如果能够就地资源化利用,将是一笔不小的财富。

2015年,在一次外出考察中李枝英发现了安发(福建)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研发的“安沛”系列优质猕猴桃品种,她敏锐地“嗅”到其中的商机,毫不犹豫地决定引进种植。“我第一次看到这种猕猴桃的时候,就觉得它很适合我们家乡种植。”李枝英说。为了规避种植风险,她建立了示范基地,亲自下田,经过三年的精心培育,猕猴桃新品种在当地种植表现优异。随后,李枝英无偿向当地村民分享猕猴桃果园科学管理技术,并组建合作社,引导农民共同参与,实现了产业的规模化发展。

“以前我只知道种地,收成好不好全看天。现在跟着她种猕猴桃,她有啥好法子都毫不保留地分享给大伙儿,我们不光钱包鼓了,心里头也亮堂了。”当地果农王大伯感慨地说。这一举措不仅帮助当地农民找到了新的增收渠道,还为虎贝镇猕猴桃特色产业品牌的形成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李枝英深知,不能光想着眼前的好处,生态发展才是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她将生猪养殖产生的有机废弃物进行发酵提质,用作猕猴桃种植的基肥,不仅提高了土壤有机质含量,保证果实符合农产品质量安全的要求,还实现了资源的循环利用,让每一寸土地都焕发出了勃勃生机。“我常说,好果子是种出来的,更是管出来的。”李枝英笑眯眯地对着果园里的果树说,“推行‘园长’负责制以后,每一片猕猴桃林都有了个一对一的守护者。我们采用生物防治及物理防治病虫害技术,通过悬挂黄板、布设太阳能杀虫灯、果实套袋等方法有效防止虫害和避免阳光直接照射损害果皮;坚决不使用膨大剂、除草剂,通过人工除草维护果园的生态平衡。”

2022年初,突如其来的倒春寒给基地带来了不小的损失,谈及那场冻害,李枝英仍然感到惋惜,但她乐观地说道:“感谢福建省农业科学院的技术支持,猕猴桃溃疡病得到了有效控制。等到明年,基地里的这些猕猴桃树就能恢复到原来的水准了。”虎贝镇政府也在去年给予了资金支持,帮助基地建起了生态大棚,为猕猴桃提供了更好的生长环境。区科技特派员林绍灿站长几乎每周都会来基地查看猕猴桃的生长情况,“看到这些猕猴桃长得这么好,觉得所有的辛苦都值了。”林绍灿感慨道。

如今,李枝英带领的猕猴桃种植产业已扩展到虎贝镇的多个村庄,种植面积达1300多亩,成为乡村振兴的一道亮丽风景线。她创新性地构建“公司+基地+合作社+家庭农场或农户”的共赢模式,不仅紧密联结了2个合作社、3个家庭农场及500多户农户,共同绘制高山猕猴桃产业的蓝图,更成功推动了从“一村一品”到“一镇一业”的蜕变,展现了农业现代化转型的蓬勃生机。据统计,这一模式让当地农民人均年增收跃升至2万元以上,还创造了200多个宝贵的就地就业岗位,人均年增收更是突破3000元大关,真正实现了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双丰收。

“接下来我们计划开展‘认养一棵树’的活动,让大家通过认养的形式,成为一棵猕猴桃树的主人,享受从果树养护到果实成熟的全过程。”李枝英说道。回望来时路,李枝英一步一个脚印,逐渐发展形成了种养结合、农旅融合的现代生态农业格局。这位躬耕于“翠绿”猕猴桃园中的新时代农民,正引领着乡亲们迈上“金黄”的致富路。  □ 张清英

林杰强:摔跤有路汗水为径 育人无涯毅力作舟

宁德市体育中心摔跤训练馆里,一群年轻的身影在垫子上翻滚、拼搏。他们的动作略显生涩,但带着汗水的脸庞仍然闪烁着光芒。在这群“角斗士”之间,一个沉稳的身影格外引人注目——林杰强,他不仅是蕉城区管优秀青年人才,同时也是曾经的省摔跤队推优运动员。如今,他已转型成为一名摔跤队主教练,用自己的经历和智慧,守护着这群小小少年们的金牌梦想。

林杰强与摔跤运动的不解之缘,萌芽于童年时期对力量和荣誉的向往。“我记得小时候,看到电视上的摔跤比赛,就想着自己也能在擂台上展现力量和技巧。”林杰强笑着说道。从那时起,他便开始了与摔跤为伴的生涯。经过不懈的努力,他逐渐在摔跤界崭露头角,最终成为一名省队推优运动员,他的金牌梦,从这里起步。他的摔跤之路并非一帆风顺,但正是这份对摔跤的热爱和对金牌的执着追求,让他在无数次跌倒后重新站起。

退役后,林杰强并没有告别他热爱的摔跤场,而是以教练的新身份继续追逐他的金牌梦想。他常对学生们说:“我来到这里,就是想把我这些年摔打出来的经验,一点点教给你们。看到你们在摔跤中找到信心,感受到成就,那就是我最骄傲的事了。”

训练场上,林杰强总是亲力亲为,与运动员们一同挥洒汗水。“林教练就像我们的大哥一样,虽然对我们要求很严格,但他的每一次指导都是希望我们变得更强。”一名小运动员这样评价他。林杰强选择与学生们同吃同住,深入他们的生活,关注他们的点点滴滴。他了解每个学生的优势和不足,更关注他们的心理状态。在孩子们遇到困难或情绪低落时,他总是第一时间出现,给予他们最需要的支持和鼓励。正如他所说:“咱们练摔跤,不光是学几个招式那么简单,关键是得学会怎么面对难事儿,怎么在摔了跟头之后还能爬起来。”

训练馆内的墙面上醒目地写着“吃苦苦中有乐,流汗汗里藏金”的标语,这句话不仅见证了林杰强和运动员们从清晨到深夜的无数次“摔打”,也是宁德市摔跤队不断突破自我、在赛场上取得辉煌成绩的精神象征。在刚刚结束的2024年福建省青少年摔跤锦标赛中,宁德摔跤队斩获6金5银9铜,以及男子团体第一和女子团体第三的成绩,这也是宁德摔跤队成立20年来首次在省级大赛中摘得男子团体的桂冠,重新书写了属于宁德市摔跤代表队的荣耀。

目前,林杰强和运动员们正紧锣密鼓地备战第六届宁德市运动会。“我相信,宁德市的摔跤运动一定能够走得更远,也希望这些孩子们将来能有机会穿上国家队的战袍。”他的话语间充满了信心。林杰强的摔跤之路,映照着蕉城区这片热土上无数体育英才的奋斗轨迹。他的故事,是梦想与汗水,荣誉与坚持的真实写照。他用自己的行动,证明了为家乡争光的初心不改。在他与团队的带领下,宁德市摔跤队正以崭新的面貌,迎接每一个挑战,续写属于他们的新篇章。  □张清英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