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新闻 > 深度 >

“宁聚英才 智汇闽东”·蕉城人才风采(一)

2024-08-21 09:53:13 三都澳侨报

编者按

时代呼唤人才,人才推动发展。为进一步营造尊重人才、崇尚创新的浓厚社会氛围,充分展示蕉城人才队伍的风采与成就,发挥榜样示范引领作用,激励引导全区广大人才接续奋斗、载梦前行,为建设“五高五美”现代化新蕉城贡献智慧和力量,即日起,蕉城区融媒体中心《三都澳侨报》推出人物专题栏目【人才风采展】,聚焦展示各行各业优秀人才,全方位讲好蕉城人才故事。本期为您推荐的蕉城人才代表是何雨薇。

宋向国:深耕海上养殖 践行社会责任

□ 胡苏阳

宋向国,中共党员,蕉城区渔业“十佳人才”,自1994年起投身于大黄鱼养殖事业,现任福建三都澳食品有限公司海上养殖基地负责人、宁德市蕉城区人民法院特邀调解员、蕉城区三都澳白基湾海上社区理事长、宁德市大黄鱼养殖协会副会长等职务。28年来,他始终坚守海上养殖工作第一线,以踏实勤奋的态度和不断创新的精神,引领三都澳周边区域的养殖业迈向现代化,有效促进了当地渔民增收与产业升级,为推动蕉城区海上养殖事业的发展贡献了重要力量。


深耕养殖 技术创新引领行业发展

“这条鱼苗是血锥虫病,这条是虹彩病毒,这些都是夏天容易发生的病虫害。”宋向国正在检查大黄鱼苗种的损耗情况。如今的他,面对养殖大黄鱼中的病虫害问题,只要看一眼就能辨认出原因,并对症下药。但在基地建设初期,由于经验不足技术不成熟,他便以渔排为家,日夜实验摸索大黄鱼养殖技术,还经常与其他专家及养殖户的交流学习,不断提升自身养殖水平,最终从大黄鱼养殖新手蜕变为大黄鱼养殖专家。

而在提升自身的同时,他也时刻关注养殖新技术、新信息,不遗余力地将知识和经验传授给周围的养殖户,充分发挥“人才引擎”作用,帮助周边养殖户解决养殖过程中遇到的难题,以自身过硬的专业技术带动周边居民共同致富。

奋勇当先 环保改革树立行业标杆

2018年,面对三都澳海域此前存在的“无证、无序、无度”养殖问题,福建三都澳食品有限公司积极响应政府号召,率先开启渔排升级改造工作。作为该公司基地负责人,宋向国毫不犹豫地担起重任,他顶烈日、冒风寒、求创新、争效益,日夜在现场组织协调升级改造工作,并结合丰富的养殖经验,根据大黄鱼生活习性和养殖特点,与养殖网箱厂家进行多次沟通以改进养殖设施,探索出一套绿色、生态、安全的改造方案。2019年,建设完成深水抗风浪塑胶环保网箱84口,成为宁德市最大、最早的环保养殖基地,为宁德市海水鱼类网箱养殖树立了样板,进一步促进蕉城区大黄鱼网箱养殖向规模化、标准化发展。

心怀群众 彰显党员本色

作为一名党员,宋向国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他积极协调海上纠纷,妥善化解大量渔民矛盾,为海上和谐社区建设贡献力量。面对台风来袭,他冲锋在前,组织海上渔民撤离,确保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不受伤害。同时,宋向国积极协助海上执法大队在禁渔期内监督渔民,打击非法捕捞行为,守护宝贵的海洋资源。

宋向国多年的辛勤付出和不懈努力,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可和高度评价。2020年,他受邀成为宁德市蕉城区人民法院特邀调解员;2021年,被推选为宁德市蕉城区人大代表;2022年被评选为蕉城区渔业产业“十佳人才”;2023年10月被评选为宁德市优秀农村实用人才;2024年被评选为市优秀共产党员。

面向未来,宋向国表示,他将持续学习,不断钻研养殖新技术,将最新的养殖经验、技术传授给周边养殖户,为渔业培养更多优秀人才,同时依托福建三都澳食品有限公司龙头企业力量,辐射带动周边渔民群众增产增收,加快蕉城区渔业新质生产力高质量发展。

何雨薇:家电先锋的创业梦 公益心与家乡情

□ 张清英

在宁德这片充满活力的土地上,一位青年正以坚定自信的态度,在创业创新与公益的道路上砥砺前行,用实际行动诠释青年企业家的责任与担当。她就是福建辰丹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蕉城区区管优秀青年人才——何雨薇。


以“新”守心

打破传统零售壁垒

何雨薇的故事,始于香港城市大学的求学时光。在那里,她不仅获得了扎实的学术知识,更与志同道合的伙伴共同创立了“大漠蔷薇”女性非政府组织,用爱心和行动关爱每一位来港的大陆女性,让她们在异乡也能感受到家的温暖。

毕业后,她毅然选择接过父辈手中的接力棒,将传统企业百汇电器推向数字化转型升级的新高度。“我从0开始,与员工一起做销售、送货、收银,用实实在在的业绩,向员工和客户传递一种新型生意模式。”何雨薇回忆道,她通过不断优化服务,最终带领百汇电器成功转型为宁德区域的专业家电管理企业。与宁德时代、上汽集团等大型企业的长期合作,不仅打开了市场,更让百汇电器的名字响彻全国。

以梦为马

书写家乡创业新篇章

在香港的求学与工作经历,为何雨薇积累了宝贵的跨界视野和专业能力。她作为香港家族办公室的合伙人,专注于为高净值家庭提供综合性服务,涵盖教育咨询、身份规划以及资产管理和投资等高端金融解决方案。这段经历不仅拓宽了她的国际视野,更让她深刻理解到优质服务的精髓与价值,即在每一个细节中体现专业与关怀。

在香港的成功并未让她停下脚步,反而成为她返乡创业的强大动力。面对家电行业的机遇与挑战,她敏锐地察觉到传统家电零售模式的局限性,于是毅然创办辰丹电子,将香港一站式专业管家服务的理念融入家电销售中。“我一直坚信,不论是家电还是任何产品,销售的核心永远在于服务。”她进一步阐释道,“顾客购买的不仅仅是商品本身,更是我们提供的全方位体验和服务。”正是她这种对服务深层次的洞察和不懈追求,让辰丹电子在家电行业中脱颖而出,成为行业的新生力量。

以爱筑梦

彰显青年人才风采

从小看着父母做公益长大,耳濡目染之下,她深刻认识到回馈社会的重要性,无论是疫情防控的关键时刻,还是关爱弱势群体的行动中,都能看到她的身影。“记得有一次,我驾车前往一所偏远的乡村小学,路上雾很大,公路蜿蜒曲折,那一刻我深切感受到了那些坚守乡村几十年的老教师们的不易。”何雨薇回忆道,“那次经历让我更加坚定了要为他们做些什么的决心。”

“虽然我的力量有限,无法帮助到所有人,但我希望我的举动能够感染到更多的人参与进来。”何雨薇说。在疫情期间,她带领团队积极响应号召,多方筹措物资和资金,为一线防疫人员送去温暖和支持。她亲自参与到为方舱医院提供家电的行动中,争分夺秒、不眠不休地联系货源、跟进物流、安装调试,确保了隔离人员能够拥有舒适的居住环境。这些努力不仅为疫情防控工作贡献了一份力量,也让她荣获了“蕉城统战系统抗击疫情捐助突出贡献个人奖”。

何雨薇的故事,是一段从“大漠蔷薇”到家电先锋的跨界人生旅程。她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蕉城区区管优秀青年人才的责任与担当、创新与奉献。在未来的日子里,相信这位心怀梦想、勇于担当的青年企业家,将继续在创业与公益的道路上砥砺前行,为家乡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贡献更多的力量。

林雨冬:以仁心济民 以厚德铸医魂

□ 林铖昕

“听说林院长医术很好,我慕名而来,让他帮我做手术,放心。”70多岁张奶奶说道。老人说的林院长就是宁德蕉城金北医院院长、外科主任林雨冬。他从事外科工作三十余年,在腹腔镜、膀胱镜等微创外科等领域有较大建树。2019年3月建院至今,在金北医院累计完成了肝胆、胃肠、甲状腺、乳腺肿瘤根治,下肢静脉曲张、疝气修补、腹腔镜下胃穿孔修补等一系列手术4300余例,个人年均门诊量超过6000人次,年均各级手术近1500台次。他医德高尚、医术精湛,他攻坚克难、不断创新。他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守护着每一位患者的健康。


生命之光·希望之光

在医院的走廊上,总是会出现林院长步伐稳健却不失温柔的身影。他不仅治疗了患者的病痛,更抚慰了他们脆弱的心灵。他总是耐心地倾听患者,用温暖的话语和鼓励的眼神给予回应。患者们常说,林院长是他们的希望之光。

电话铃声在安静的办公室中骤然响起,电话那头传来的是外科病房急切的声音:“院长,刚刚收治了一名老年胆管炎患者,情况非常危急,请您紧急会诊。”林院长闻言,没有丝毫犹豫,放下手中的工作,马不停蹄地赶往病房。他知道,每一次这样的紧急召唤,都意味着一场与死神的较量即将拉开序幕。

这位80岁患者情况异常危急,林院长凭借丰富的临床经验迅速分析,提出了内外科双管齐下的治疗方案。然而病情来势汹汹,患者陷感染性休克危境,命悬一线……面对着家属们焦急的面孔和期盼的目光,林院长展现了他作为医疗领导者的坚定与果敢。他深知这场战斗的艰难,但作为医生,他们的职责就是守护患者的生命与健康。他掷地有声地说:“即使只有一丝的希望,我们都要全力以赴!”在林院长娴熟的手术技巧和团队默契熟练的配合下,手术获得成功。

厚德精业·仁心济民

心怀故土,情系桑梓。怀揣着对家乡的深情厚谊与责任担当,林院长在2018年退休后,拒绝外界高薪的邀请,毅然选择回归故里,亲手筹建金北医院,以实际行动践行“医者仁心,回馈社会”的崇高理念。

脱下军装,换上白袍,林院长的角色虽变,但那份对家乡的热爱与对国家的忠诚的军人本色却从未改变。在金北医院,他既是管理者,也是学科带头人,更是患者心中的“定海神针”。他深入基层,亲自带教,不仅传授医术,更传承医德,为医院培养了一批又一批优秀的医疗人才。同时,他还致力于钻研课题学术研究,曾以第一作者身份在国核刊发文60余篇,参编《肿瘤诊治指南》等专著三部,获莆田市科技进步三等奖两项,及多项省市级、军区级课题资助。他的研学术贡献不仅为医学界所认可,更为患者带来了更加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案。

林雨冬及其团队以精湛的医术、高尚的医德以及优质的服务赢得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可与高度评价。他们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大医精诚”的深刻内涵,为家乡的医疗事业发展贡献了自己的力量与智慧。

汤小廷:匠心筑梦茶山 传承创新书写辉煌篇章

□ 胡苏阳

在赤溪镇班竹村峻山野茶叶种植基地,记者见到了峻山野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的掌舵人、工夫红茶制作技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人、宁德市“特支人才”汤小廷。


山野寻茶 只为那一杯纯净有机香

汤小廷出生于闽东的小山村,因父母做茶,他从小也与茶为伴。2011年,毕业后的他,怀揣着对未来的憧憬,选择了北漂。然而,在北京从事太阳能新能源行业的短暂经历并未让他找到归属感,因对家乡的向往与对农业的感情,他决定辞职创业,投身自己热爱的茶行业。自此,他与茶结下了不解之缘……

汤小廷先后创立了北京福百泰茶叶和北京世纪美佳源商贸有限公司,从事茶叶贸易。那几年,有许多食品安全问题被曝光,茶行业中农药残留超标、稀土超标相关事件的出现,萌生了他想要做有机茶的想法。2014年,为了寻找真正干净、安全、健康的茶,他创立了“峻山野有机茶”品牌,并回到家乡开始了寻山之路。

“既然要做,我们就要做最好的有机茶。”有机种植,对生态环境要求很高,要远离村庄主干道,周围没有工厂,无污染。为了找到一片沃土,汤小廷花费大半年时间跋山涉水、勘察土质,终于在蕉城区赤溪镇班竹村找到一片未开发的原始森林,他发现这里土壤条件优沃,平均海拔850米,常常云雾缭绕,正对上了那一句“高山云雾出好茶”,汤小廷就在这开发出数百亩有机茶园。

品质坚守 传承与创新有机结合

自峻山野茶叶种植基地建设以来,汤小廷以传播有机茶为己任,不断积累有机茶种植经验,深入研究有机茶制作加工、茶文化传播,力求将有机健康茶生活传播给更多的消费者。2016年率先在宁德市与中国农业部农垦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中心合作,推出食品安全追溯体系,对茶园管理、茶叶采摘、生产加工、包装销售等环节进行全程记录,让消费者放心购买,安心消费。

作为工夫红茶制作技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汤小廷深知传承与创新的重要性。他深入挖掘宁德蕉城茶文化,发现这里茶叶历史悠久,曾为闽东之光。为了保护这一宝贵的文化遗产,他保护性移植了约10万株古贡茶树种“天山菜茶”。同时,种植严格执行“不施化肥、不打农药、不打除草剂”的三不原则,用有机肥,全程管理,推崇“自然农法”,首创“一米一丛、野放丛生”的高标准有机种植模式,保证了有机茶品质,基地已连续7年通过中国有机茶认证,并成为天山菜茶原种保护示范基地。汤小廷对品质的坚守和对传统技艺的传承,不仅保证了产品的卓越品质,也让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中焕发出了新的生机。

心系农民 以茶为媒助力乡村振兴

生于乡村,从小帮助父母采茶、卖茶的汤小廷,始终心系农民、心怀乡村,在公司的经营过程中,他实施“公司+基地+农户”的发展模式,每年邀请省茶科所专家,组织培训班对当地农户开展茶叶种植、加工等技能培训,提升当地农民技术水平,共带动农户1880户、茶园面积3200亩,助力周边农户脱贫致富,为推进乡村振兴注入新动力。

在汤小廷的带领下,他创办的公司先后成为福建省农业产业化省级重点龙头企业、福建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有机茶科技示范基地、福建省茶树优异种质资源保护区、天山菜茶原种保护示范基地。汤小廷2018年荣获“金牌制茶师”荣誉称号;2020年荣获福建省首届茶叶加工工职业技能竞赛三等奖、全国茶叶加工工职业技能竞赛成绩优异奖;宁德市“能工巧匠”高技能人才、宁德市制茶能手、乡村产业振兴带头人“头雁”称号;2020年入选宁德市特支人才“百人计划”。

汤小廷一路走来,扎根青山,恢复古茶,文化寻根,心怀乡村,这不仅仅是一个茶人的奋斗史,更是一个关于如何结合自身才能为家乡、为社会作出贡献的典范。这位年轻的茶业优秀人才用实际行动证明,只有将个人才能与社会责任相结合,才能创造出真正的价值。他将不忘初心,砥砺前行,继续为乡村的建设社会的发展贡献力量。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