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飞上将南征北战、出生入死几十年,不知走过多少路,但一条蜿蜒曲折的闽东深山古道,却成了他心中挥之不去的牵挂,那就是福安磻溪至周宁玛坑的道路。
1990年5月,叶飞副委员长重回阔别多年的福安老区,他就问:“磻溪到玛坑的公路通了没有?”后来,他又多次问起关于磻溪到玛坑公路的建设情况。
戎马倥偬的叶飞将军为何对这条路如此牵挂?我一直满怀疑惑和不解。在闽东苏区成立90周年、叶飞上将诞辰110周年之际,我回到老家磻溪,重走这条神秘的古道,去探寻曾经的峥嵘岁月。
福安磻溪古道,地处黄鹫峰脚下,西与周宁县玛坑相连,中段与蕉城区赤溪相连。从磻溪到玛坑,沿途及周边有院前、塔后、芹洋、周家山、茶洋、紫竹、彬洋、下坑、东坑、芹太坵、陈家洋等20多个村庄,全长十几公里。自古以来,它是连接福安、周宁、蕉城三县的重要古道。古道蜿蜒在崇山峻岭之中,最宽处3米多、窄处1米多,中间由大的鹅卵石铺就,寓意“龙脊”,两侧由小的鹅卵石铺就,寓意“龙鳞”。在这条蜿蜒绵长的道路上,凝聚着闽东先民的智慧与血汗,书写着闽东革命战争时期中华英雄儿女感天动地、可歌可泣的悲壮故事。
阮英平
自古英雄出少年。1932年8月,年仅18岁的叶飞到达闽东,从霍童赤溪翻山越岭,沿着这条古道到达磻溪。磻溪地处三县交界,是这一带最大的村庄和商品集散地。村庄坐落在小盆地中,四面峰峦叠嶂,两条清凌凌的溪水沿着村庄两侧静静流淌,在村口交汇成一潭碧水。溪畔古街绵延千米,数百米长的木柱黑瓦蔽雨长廊下,开着近百间商铺,商旅往来、车水马龙。这里是叶飞到达福安的第一站,其地理位置和商旅人文情况,被他认作开展革命活动的合适联络点和掩护地,并建立了中共安德边委下西区委,从此展开了轰轰烈烈的分田分地运动和武装斗争。
1933年夏天,一个惊心动魄的黄昏,国民党军队突然包围了我家的老厝,躲藏在老厝的叶飞为了不牵连我祖父刘泽民一家,准备从二楼跳下逃脱,但敌人已将老厝包围得水泄不通。万分危急关头,我的曾祖母潘玉球急中生智,让叶飞藏入水缸,敌人破门而入闯进厨房时,曾祖母不慌不忙地从水缸里提出一桶水,倒入锅中,烧水煮饭……穷凶极恶的敌人搜遍了整个老厝,唯独未查验水缸,悻悻而去。
1933年冬,叶飞从磻溪出发,沿着这条古道翻山而下,到达赛岐狮子头与革命同志接头,不幸被叛徒告密,身中多枪,危在旦夕。眼看战友命悬一线,身为安德县领导人的刘泽民心急如焚,想方设法从溪潭天主教堂外国神父处买到了外国制造的治伤药,机智地躲过敌人的重重关卡,连夜送达,为叶飞疗伤直到治愈。
叶飞经常活动在磻溪、玛坑、赤溪一带,由于人地生疏,常住我家老厝。叶飞患疟疾两个多月,曾祖父刘墨林给予精心医治调理,曾祖母潘玉球给予慈母般照顾。叶飞有时夜往老区村,祖父及家人常举着火把护送。星移斗转,春去秋来,叶飞与身为中共安德县领导人、经营布庄生意的祖父刘泽民,和身为中共安德县下西区领导人、执业医生的曾祖父刘墨林结下深厚的革命情义。
叶飞
1934年5月至6月,在短短的32天内,曾祖父与祖父先后英勇牺牲在这古道边的两个村庄,叶飞悲痛不已,但他们结下的革命情义山高水长,不论是三年游击战争,还是北上抗日,他一直惦记着磻溪古道,一直惦记着这一家人,惦记着这个三位“烈士”、四位“五老”的英雄之家。1956年,时任福建省委书记的叶飞与参加福安专区老区大会的曾祖母潘玉球共进晚餐,合影留念,依然亲切称她老妈妈,照片发表在当年的《新农村报》上。1978年底,曾祖母潘玉球去世,公务繁忙的他无法前来悼念,便与夫人王于耕一道发来唁电。
花燃山色里,柳卧水声中。行走在磻溪古道上,清澈的溪流在路边静静流淌,满眼的山林苍翠欲滴。和平年代,谁曾想到一支红军长征队伍从这里走过;一条普通的漫漫古道成了叶飞将军魂牵梦绕的地方。
1934年7月,为了冲破第五次“围剿”,中央红军主力不得不进行战略转移,中央决定派出红七军团组成的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奔赴闽浙赣皖边创建游击根据地。北上抗日先遣队6000人从瑞金出发,攻克古田水口、大湖,威逼福州,解放罗源,一路披荆斩棘、高歌猛进,到达宁德福安边界。
漫漫长夜、白色恐怖,已与中共福建省委失去联系的闽东革命领导人叶飞、詹如柏,突然得到这一喜讯,犹如久旱逢甘霖,欣喜万分。1934年8月19日上午,天刚蒙蒙亮,叶飞、詹如柏率领红二团从磻溪出发,沿着古道,翻山越岭两个多小时到达赤溪,与中央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胜利会师。8月21日,叶飞引领着北上抗日先遣队沿着这弯弯曲曲的古道,到达磻溪村,磻溪刘氏祠堂开大门迎亲人,沿街群众像过年过节一样,盛情款待6000名中央红军,照顾受伤的红军将士。磻溪一带有50多名群众踊跃参军,补充到这支中央红军队伍,我的叔公刘嫩弟也跟随这支队伍北上抗日,英勇牺牲在战场之上。古道上的民众淳朴善良、忠肝义胆和对红军的拥护爱戴情怀,深深扎根在叶飞脑海里,让他终生难忘。
叶飞忘不了磻溪古道,也永远忘不了与他一起走在磻溪古道上的这支中央红军队伍,这不仅是中央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也是中央红军长征先遣队。
红军长征到达陕北后,张闻天肯定了红七军团北上抗日先遣队是揭开长征的序幕。“文革”后,史学界对红军先遣队多认定是红军长征的序幕,所以说参加红军长征的部队,除红一、红二、红四方面军外,还有红七军团的北上抗日先遣队和红二十五军的北上抗日第二先遣队。这支6000人的红军长征队伍如同一条中华巨龙腾跃在磻溪古道上,长征红旗在这条古道上迎风飘扬。
在这条古道上,有战斗胜利的喜悦,更多的是难以抹去的悲伤。1935年3月1日,叶飞、赖金彪率领的红一团、二团经过磻溪村时,遭到敌人的围追堵截,被迫朝玛坑方向撤退至茶洋时,大部分红军子弹已打光,敌人发现红军没什么抵抗,进攻更加猛烈。在这危急关头,闽东独立师副师长赖金彪为了掩护叶飞带领的主力脱险,挺身而出,手持机枪,率20多名战士打后卫,抢占背侧山头阻击追敌。激战中,赖金彪子弹打光,身负多弹不幸被捕,敌人将奄奄一息的赖金彪装进大箩筐,抬到磻溪刘氏祠堂坪,可尚未及抬到赛岐国民党新十师师部,赖金彪因流血过多壮烈牺牲,敌人残忍地砍下他的头颅向国民党新十师师长报功,把烈士遗体抛弃在古道荒野之中。这位英勇善战、枪法如神的壮士,永远长眠在这古道的荒山原野……
这亲密的战友,怎能让叶飞忘怀呢!
南方三年游击时期,是闽东革命最低潮时期,也是革命最艰难时期,国民党派重兵联合反动民团残酷围剿闽东红军。福安磻溪至周宁玛坑、玛坑至福安竹洲山这一带,革命基础好,叶飞、阮英平领导的游击队伍经常在这一带活动,经历了无数次战斗,也经历了一次次生死关头。
1935年5月12日,闽东独立师收缴磻溪反动民团枪支23支;次月又与磻溪民团、国民党省保安团200多人展开了一场战斗,毙敌十多人,伤敌数十人,缴枪6支。
1935年9月,闽东独立师先后两次攻打杉洋王贵生反动民团,皆取得胜利。
1935年9月,枣岭截击战,战胜装备精良的伪军,打死打伤敌军10多人,缴枪5支,我军无一伤亡。
1935年11月,闽东独立师又攻克了玛坑民团。
1936年7月23日,闽东独立师攻克下坑十六坛反动大刀会,击毙反动会首及会徒64人,此后下坑周围十几个村庄的反动大刀会纷纷缴械投降。
在这一带,叶飞还指挥了一次“联合战役”。1936年4月的一天,叶飞带着闽东独立师一、三纵队从赤溪沿着磻溪古道到达玛坑乡陈家洋村休整。天刚蒙蒙亮,地下交通员从芹太坵赶来报告,有敌人从溪边、芹太坵两个方向袭来。叶飞判断,一支是国民党的保安团,一支是国民党军队。叶飞决定给敌人一个痛击,杀其嚣张气焰。
战斗动员令一下达,战士们即轻装上阵,迅速从陈家洋跑步经东坑到茶坪。突然,埋伏在后湾岔岭头上的敌军机枪就向我军迎面射来,红军游击队利用地形,当即兵分三路,一路在后打掩护,一路向后湾岔岭头的敌人正面进攻,以二、三人为一战斗小组向岭头的敌人开火;另一路从侧面冲过小河占领山头,机枪班做掩护。机枪一响,岭头山上敌人的注意力被吸引过来,红军一个突击班以最快速度从河边侧面冲过去,爬上比岭头还高的山头,架起机枪,居高临下向岭头扫射。敌人万万没想到红军如此神速占领制高点,当场被打得死伤十多人,连机枪也哑了。
红军逐渐占了上风,就在此时,芹太坵方面的敌人赶来,拼命向红军突击班阵地开枪射击。阮英平见状立即通知派部队增援山头,把下面的敌人压住。接到命令,一部分战士迅速赶到山头,用密集的火力压住敌机枪,打得敌人抬不起头。
此时,从咸格村追来的敌保安团也赶来支援,刚好窜入叶飞带领的一纵队火力圈内。叶飞一声令下,两边火力交叉射击,打死打伤敌兵十多人。敌连长见状,赶紧带着残兵败将溜走。我军见敌败退,发起了冲锋,敌人又丢下十多具尸体,沉重打击了敌人的嚣张气焰。
这一场场运筹帷幄、布兵精准、调兵灵活、多“兵种”配合的小“战役”指挥经验,为叶飞日后的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中的大战役积累了丰富经验,使他成了闻名遐尔的智谋将军、常胜将军。
叶飞忘不了磻溪至玛坑古道周边村庄的群众,他们为中国人民解放事业做出了巨大牺牲。据有关资料记载,这一带的每个大小村庄,都有群众参加革命,每个村庄都有革命群众牺牲,在闽东革命时期的2000多名革命烈士中,当年人口约千人的磻溪村就有40位革命烈士,当年人口约300人的紫竹村就有13位革命烈士。在最困难的三年游击战争时期,磻溪——玛坑——竹洲山这条线路成了闽东独立师的主要活动地,这一带的群众被国民党反动派烧杀抢掠,有的绝村绝户,但这一带村庄群众依然把红军当亲人,资助红军、掩护红军,冒死参加革命。著名抗日英雄叶诚忠就是在1935年革命最困难最危险时期,从玛坑乡东坑村走进革命队伍。当年的红军医院、红军枪械修造厂就在磻溪玛坑古道附近的芹太坵村。
我们沿古道走访了十多个村庄,每个村庄都有一串串红色故事,都有英烈足迹,都有民众牺牲。所见所闻,撞击心灵,令人感慨万千。我终于知道了叶飞将军为何一直惦记着这条路,因为他牵挂着为革命做出重大牺牲的这一带老区群众,牵挂着老区群众的子女。
站在黄鹫峰上,看到磻溪至玛坑的三级水泥公路宛如游龙奔腾在郁郁葱葱的群山峻岭之中。一个个走在乡村振兴大道上的村庄,如同一颗颗美丽的珍珠,镶嵌在磻溪玛坑公路边,欣欣向荣。
叶飞将军心心念念的这条路,如今已建成小康之路、幸福之路、连心之路。在这条路上,一直传颂着叶飞和他的战友们一个个传奇故事、感人事迹。 □ 刘少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