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他从事锂离子电池关键材料研发工作的第十一个年头,多年来,他从一名技术新手成长为独当一面的科研项目带头人,不忘入党初心,躬耕锂电新能源产业一线,为我市锂电新能源产业发展积极贡献青春力量。他是宁德新能源党委纪检委员、宁德新能源研究院党支部书记、研究院资深经理——唐超。
初心如磐,矢志不渝的追梦人
“一路走来,不管在什么岗位,坚守职责是最基本的。干好自己手上的活,这是一名党员也是一名技术人员的基本要求。从事研发岗位工作,除了扎实的基础知识外,还需要保持创造力。”唐超说道。
2013年硕士毕业后,唐超加入宁德新能源,从事锂离子电池关键材料研发工作。刚来时,他一刻都不敢懈怠,每天早出晚归,坚持学习,了解锂电行业的学术前沿。2015年至2016年间,他从一个解决独立单一项目的科研岗位,转变为带领小团队的角色,之后又参与公司高密的研发项目。
不论怎么变,责任在肩,党员不退。唐超每天以身作则,激励团队共奋进。在研发岗位十余年,唐超带领研发团队突破了许多具有重要价值的先进电池技术。
2015年,他们将锂离子电池电解液的锂离子传输效率提升了50%以上,但这类电解液具有很强的电化学反应活性,会导致电池严重的产气和容量衰减问题。团队苦心钻研,通过反复实验解决了这类问题,实现了锂离子电池的快速充电,并成功应用于电池产品。这一技术帮助新能源迅速引领了快充电池市场。
之后,唐超带领团队再接再厉,聚焦在高电压高能量密度电池技术的研究上,通过反复的分子改性设计,解决了高电压锂离子电池循环寿命短、易胀气等问题。这些技术成功应用于高能量密度电池产品,并荣获了2020年福建省科技进步一等奖。
攻坚克难,勇攀科技高峰的实践者
“创新是我们取得市场领先地位的核心,只有保持持续的创新力,才能保持持续的领跑力。”唐超说。
对于锂电池“低温放电”的难题,国际上存在一个解决办法,但其弊端在于影响电池寿命,因而不被采用。唐超迎难而上,带领团队深入分析材料机理,制定策略,成功克服了“低温放电”问题,也让宁德新能源电池成为国际顶级手机制造商的“唯一供应商”。
“充电五分钟,通话两小时。”这句耳熟能详的广告词就与唐超的团队有关。长期以来,锂电池的快充和寿命像一个矛盾体,要实现快充,就要让锂离子尽可能快地从正极运动到负极,这就提高了电解材料的电导率,进而导致正负极反应性加强,从而影响电池寿命。要破解这个难题,材料至关重要。通过五年坚持不懈的研究,唐超深入分析电解质正负极反应的机制,实现了极致高的离子传导。
“简单的离子传导提升,中途却困难重重,也不断有人离开。但作为党支部负责人,我不断地激励他们,给他们提供帮助,最后很多党员都留下来了。”唐超说。目前,唐超团队开发的技术已经能应用于日常生活的常用产品中,这也是他所引以为傲的。
党建引领,凝聚团队力量的核心
“党组织先进的管理模式对我管理科研团队有非常好的借鉴意义,近年来大家也积极向党组织靠拢。”唐超分享道。在他的先锋模范带头作用下,目前宁德新能源研究院支部已经有党员40多名,成为公司材料研发的中坚力量。整个支部共申请专利总量493件,其中授权专利221件。
唐超乐于将自己的知识和经验分享他人,帮助团队成员成长,以培养未来中国新能源事业的技术力量,也积极将锂电知识传播给高校学生。2023年,在宁德市科学技术协会、宁德师范学院科学技术协会组织下,唐超应邀参加第二期“科普宁德讲坛”活动,主讲了《锂离子电池关键材料进展》的科普课程。他与现场师生交流锂电行业发展和技术发展动向,帮助学生们对电池技术和应用有了深刻认知,对吸引更多优秀人才加入到新能源行业也有所帮助。
热心公益,传递温暖与希望的使者
近年来,唐超不仅在岗位上发光发热,也在用点滴行动向社会传递正能量。在日常生活中,持续关注和帮助弱势群体,遇到身边及新闻报道上的求助信息,通过捐款捐物等方式奉献爱心,并积极参加志愿服务活动,展现一名青年共产党员的责任和担当。
每年,唐超都会组织支部党员联合蕉城区慈善总会义工成员们走乡串户,走访宁德周边几十公里外大山深处的偏僻乡镇,到留守儿童家中亲切慰问,联系当地村委、学校等部门对贫困学生情况核实跟进,联合蕉城区慈善总会对共计500多名学生进行爱心资助。
在蕉城区各乡镇走访过程中,他们发现因病致贫的情况比较普遍,唐超与党员志愿者们主动困难情况及时上报公司公益慈善与乡村振兴工作小组。这些年,他们共为65个重大疾病患者送去慰问金,同时也带动更多的党员加入志愿队伍,履行社会责任,营造良好社会新风尚。
自踏入科研领域以来,唐超始终怀揣着对科学的热爱和对国家科技发展的责任感。他深知,科技创新是推动社会进步和国家强盛的重要力量,这份初心和使命成为他不断前行的动力源泉,不仅在科研领域取得了显著成就,更在党建工作中树立了榜样和标杆。他的故事,是新时代科技工作者不忘初心、砥砺前行的生动写照,激励着更多青年才俊投身科技创新,共同书写新能源产业的辉煌篇章。 □ 陈菱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