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新闻 > 宁德 >

勤廉闽东丨 张以宁:身无余财 清吏风节

2023-12-17 08:58:00 宁德网

“盖雪取其清,崖取其高,诚世间之美名……”在周敦颐写下“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之后三百多年,福建省古田县一位叫张以宁的乡贤以文明志,企慕雪与崖。

张以宁(1301年—1370年),字志道,号翠屏山人。元末明初文学家、政治家、外交家。张以宁生于官宦之家,元泰定四年(1327年)进士,官至翰林侍读学士。明洪武二年(1369年)夏,奉旨出使越南。次年五月,病逝于回朝复命途中。张以宁一生为官清正廉洁,忠职爱民,不畏威胁,克己奉公,鞠躬尽瘁。《明史》等史志评价他:“为人洁清,不营财产,奉使往还,袱被外无他物”“清洁自守,所居潇然,未尝营财产”“扶柩而任,抱榇而终,身无分文,心忧天下,堪称一代清吏。”

张以宁进士后出任浙江黄岩州判官。当时,黄岩一带海寇与本地恶霸相勾结,杀人越货,横行乡里。张以宁上任途中就收到恐吓信,要他放弃剿寇。他不畏威胁,誓要擒尽海寇。贼寇威胁不成,改用重礼请乡绅行贿,张以宁怒斥:“不义而富且贵,浮云耳,吾岂受之?”他以一介儒生,身先士卒,巧设潜伏妙计,大挫海寇,地方得以安宁,百姓安居乐业。

后来张以宁升任六合县尹,史书记载其“有惠政及民”。然而,因为为官刚正不阿,触犯权贵豪门,张以宁不久即被罢官,流落江淮长达十年之久。

明太祖朱元璋灭元定都南京后,张以宁奉诏入京,拜翰林侍读学士。1369年,张以宁受命为钦差大臣,以古稀之年出使安南(今越南)并封王成功,为明朝拥有稳定的周边环境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大功告成的张以宁返京,因年老体衰,公事劳瘁,加之瘴气侵害,由疾而病。病重期间,他用身边仅有的碎银,命人买来空棺材,携榇返行。途中留下一首《自挽诗》:“一世穷愁老翰林,南归旅榇越山岑。覆身粗有黔娄被,垂橐都无陆贾金。……”意思是自己虽然出使安南,却没有像汉朝的陆贾那样收得千金、满载而归;临终之际,就如同战国时的黔娄,只有破被遮身。诗中表现出对稚子慈亲的愧疚,但聊以自慰的是一生清白。

闻张以宁讣讯,朱元璋甚为悲痛,命礼部尚书陶凯遣官与来报驿丞张禄护送以宁灵柩回故乡古田。翰林学士宋濂深知张以宁一生洁清,家无粮储,如只赐葬,其家人不久将会饱受饥寒之苦,即向朝廷如实反映。

朱元璋未料到,为官数十载,官至二品的张以宁,家庭竟会贫寒到如此地步,悄然动容,于是赐给他家人三年四品官俸,另赐“玉堂金马”牌坊,以褒扬其功绩。

张以宁一生追求高洁,不在乎世间丰富的物欲,认为物与我两者之间,关键在于“我”的内心清静。他曾在诗中写道:“此身元不为轻肥”,甘于贫穷而追求精神上的富足。

来源:闽东日报记者 刘源 通讯员 游宝花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