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新闻 > 宁德 >

宁德市畲族歌舞团:三十五年追“光”路

2023-12-07 11:21:39 宁德网
宁德地区畲族歌舞团

成立于1988年

(后更名为宁德市畲族歌舞团)

是当年我国唯一以本民族为命名的

少数民族专业文艺表演团体

也是福建省唯一的

民族专业艺术表演团体

 

习近平总书记在宁德工作期间,十分关心畲族文化的保护、传承和发展,重视办好畲族歌舞团,他在《巩固民族大团结的基础》一文中强调“畲族文化为畲族的延续和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在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过程中一定要让畲族文化更加发扬光大”,要求“办好畲族研究会和畲族歌舞团,以丰富我国多民族的文化宝库”。

35年来,宁德市畲族歌舞团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嘱托,致力于挖掘、整理、研究、传承、提升、展示闽东畲族传统歌舞艺术,踊跃参加全国、全省各类文艺比赛、展演活动和民族传统民俗节庆活动,创排的剧(节)目获得全国性奖项50多项(次)、省级奖项120多项(次),先后获得“全国文化工作先进单位”“全国三八红旗集体”“全省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等荣誉。

 

 

坚持文艺精品创作

弘扬“闽东之光”

 

不久前,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公布福建省第十届百花文艺奖获奖名单,歌剧《鸾峰桥》荣获一等奖,再添荣誉。

歌剧《鸾峰桥》由市委、市政府组织策划,宁德市畲族歌舞团联袂省内文艺院团和艺术院校,与国内一流创作团队共同创排。该剧分四幕八场,以上世纪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宁德地委主要领导一行深入下党乡实地调研指导为背景,生动讲述了下党乡乡亲们在党的领导下,发扬“弱鸟先飞、滴水穿石”的闽东精神,奋力摆脱贫困、走向乡村振兴的故事。

作为宁德首部原创歌剧,《鸾峰桥》历经两年多的精心打磨,入选为新时代舞台艺术优秀剧目,于今年2月28日至3月1日在北京中央歌剧院展演,赢得了新华网、文化和旅游部官网、学习强国、文旅之声等56个平台的高度关注,被中央、省、市、县多家主流媒体集中宣传报道。

精品力作是文艺院团的立身之本。在35年的艺术实践中,畲族歌舞团一直致力挖掘、重塑、展示具有鲜明地域特色和民俗风情的本土文化,编排了《手铃舞》《日月舞》《凤之禋》《畲家婚礼》《新嫁娘》《哭嫁》《手指舞》《跣足娘》《赤髀横裙》《花朝节》《竹响畲山》《凤冠银光》《凤朝日月》等一批畲族传统经典节目,形成了畲族歌舞团独有的艺术风格与传承体系。精心创作了大型舞蹈诗《蓝色家园》和大型畲族歌舞《太姥畲家情》《五彩山哈》《凤凰到此》《祥瑞畲乡》等优秀舞台艺术作品。近些年,优秀剧目出品率更是创造了历史峰值,其中原创畲族舞剧《山哈魂》夺得全国第五届少数民族文艺会演剧目银奖、福建省第八届百花文艺奖一等奖和第六届福建艺术节剧目金奖;原创畲族音乐剧《畲嫂》入选2021年福建省舞台艺术精品工程重点剧目,并荣获2021年第六届全国少数民族文艺会演“优秀剧目奖(银奖)”;大型交响音乐会《山海的交响》作为我市首部亮相我国最高艺术殿堂的文艺作品,于2021年4月在国家大剧院成功上演;原创民族歌剧《鸾峰桥》夺得第八届福建艺术节“优秀剧目奖(金奖)”榜首,并入选2022-2023年度“中国民族歌剧传承发展工程”重点扶持剧目,入选新时代舞台艺术优秀剧目,进京展演。

 

创新文化惠民工程

“点亮”群众多彩生活

音舞诗画《山海的交响》 李祖钦摄

夜幕降临,宁德中心城区万达广场百姓大舞台周边灯光闪烁,人声鼎沸。畲族歌舞团带来了气势磅礴的大型音舞诗画《山海的交响》,大合唱、舞蹈、三重唱、女声独唱、表演唱等精彩节目接连上演,吸引众多市民驻足观看。

音舞诗画《山海的交响》改编自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宁德市创作的大型风光音乐电视片《山海的交响——闽东抒怀》,以12首歌曲为主线,借助音乐、舞蹈、朗诵、风光画面等艺术表现形式,全面展现了独具特色的闽东风貌、底蕴深厚的闽东文化、“弱鸟先飞、滴水穿石”的闽东精神。

“去年,我们启动《山海的交响》的复排工作,对艺术架构、空间脉络、表现风格、表演形式和舞台元素进行重新调整,并结合‘闽东之光·文化惠民’工程,通过‘线上+线下’模式,持续开展《山海的交响》的展演活动,推动优秀艺术作品进基层。以文惠民,丰富百姓的精神文化生活,增强群众文化获得感、幸福感。”畲族歌舞团副团长雷胜辉介绍说。

文化源于人民,更惠及人民。早在2012年,畲族歌舞团就已启动实施文化惠民工程,为百姓幸福生活“加码”,推出了“周周有戏”文艺宣演平台和“乡村音乐会”“城市公园音乐会”“赞歌献给党”“我和我的祖国”“守初心·担使命”“闽山闽水物华新宣讲宣演”等系列主题性展演品牌,在全市范围内广泛开展文艺进校园、进企业、进乡村、进社区、进军营、进机关、进网络等“七进”活动,为广大市民和基层百姓送去丰富的“文化大餐”,让文化成果和百姓共享。

据统计,2012年至今,畲族歌舞团已累计开展文艺演出、送文化下乡等文化惠民活动上千场(次),线上线下观众累计近3000万人(次)。

 

 

 

强化文艺队伍建设

走好民族团结同心路

原创畲族新民歌演唱会在市艺术馆举办 刘源 摄

连日来,畲族歌舞团加紧排练节目。畲族歌舞团第一任团长、国家一级演员、文化部文华奖获得者严东东受邀参加,并指导排练。

“师带徒、传帮带”一直就是畲族歌舞团的优良传统。近年来,该团始终秉承人才是文艺事业的“第一资源”和重要根基的建设理念,积极争取和创造各种有利条件,通过自主培养、院团合作、委培进修、省外引进、柔性引才等方式,悉心育才、倾心引才、精心用才,不断强化文艺队伍建设。

舞蹈《花朝节》 宁德市畲族歌舞团供图

“我们与省歌舞剧院,与中国煤矿文工团、南昌航空大学音乐学院、福建艺术职业学院、宁德技师学院等院校建立战略合作关系,打造年轻业务精兵、尖兵;以柔性引才的方式,引进音乐表演、舞美设计制作等高尖端人才加盟畲族歌舞团。我们通过‘纵与横’的高位嫁接与联手打造,促进团体综合运作能力和艺术创作展示实力的高质量提升,实现高质量发展目标。”畲族歌舞团党支部书记刘明江介绍说。下一步,他们还将与福鼎越剧团、寿宁北路戏剧团等我市其他专业文艺院团建立合作关系,通过区域内优势互补、阵线联盟,为大型项目提供一线演员储备。

俯下身子才能出好作品。长期以来,畲族歌舞团一直保留着“走基层”的好习惯,向民间艺人学习,为民间文艺服务。过去,老一辈畲族歌舞团文艺工作者下乡演出、采风,常常自带铺盖、住舞台,条件十分艰苦。如今,畲族歌舞团亦是积极引导广大文艺工作者响应号召“走基层”,与当地群众一起同吃同住同劳动,挖掘、整理、创作民族歌舞,打造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的精品剧(节)目,守护传统,立足未来,深化“闽东之光”的传播与推广。

畲族节俗歌舞《祥瑞畲乡》 宁德市畲族歌舞团供图

长期以来,畲族歌舞团始终将畲族的歌舞技艺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结合起来,共同传承保护属于闽东人民的民族记忆。如《凤朝日月》《花朝节》《手指舞》《凤冠银光》等作品,都是从畲族人民的劳动生活场景中提炼,把祭祀婚嫁、服装等独特的民族印记,用艺术的形式呈现给广大观众。这些作品多次代表宁德、代表福建在全国性演出平台上展示,甚至走出国门进行文化交流展演,成为闽东畲族文化“走出去”的典范。2015年,宁德市畲族歌舞团获评“全省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

非遗文化走进华侨小学  郑妮 摄

传承特色文化、弘扬“闽东之光”。35年来,畲族歌舞团肩负新时代文艺工作者的光荣使命,扎根民族、汲取营养,在千里海疆、在广袤山区,以文艺谱写“宁德篇章”的壮阔历程。未来,他们还将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殷切嘱托,把传承发展畲族文化作为弘扬“闽东之光”的重要内容,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创作更多紧贴时代发展、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优秀文艺作品,在新的时代继续为人民创作、为时代放歌,传播好高质量发展的“宁德故事”。

 

来源:闽东日报记者 陈容

图片:闽东日报社融媒体中心(除标注外)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