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江S湾风光
唱好“山歌”
强村富民
柚子丰收,果农笑开颜
眼下正值柚子上市季节,走进沙江镇八堡村,山上山下、房前屋后,随处可见柚子树,金黄色的蜜柚挂满枝头,空气中弥漫着阵阵清香。郁郁葱葱的柚子林里,果农们忙着采摘、打包;宽阔平坦的村道上,满载蜜柚的车辆川流不息,一派丰收的喜人景象。
“我种植柚子已经16年了,今年我家的柚子上市早,收购价比往年高了不少。”八堡村种植大户林伯如笑着说,从10月中旬开始采收,到本月初,他家的柚子已经全部卖完,50多亩的果园为他家带来30多万元的收入。
蜜柚、柑橘等水果产业是八堡村主要产业,全村果园面积达5000多亩,是当地远近闻名的“水果村”。近年来,该村在提升柚子品质、加大品牌宣传的同时,不断完善水果产业配套设施,有力助推“甜蜜”产业的发展。
曾经,上山难是制约村里水果产业发展的“中梗塞”。由于村内通往果园的道路多是黄泥路,晴天土、雨天泥,给农业生产带来诸多不便。为了打破制约,近年来,八堡村多方筹措资金,开展机耕路硬化提升工程,仅今年就完成3条上山便道提升改造,极大方便了群众生产。
山通路为农户带来发展底气,而“网”通畅则为产业发展营造了更多商机。这些年,八堡村积极拓展农产品电商渠道,大力培育本土电商人才,打造“农产品+电商”营销模式,助力水果走出大山、走向全国。
农户采挖马铃薯
“10月以来,我们通过电商平台销售了1500多吨柚子。”霞浦县顺辉农业专业合作社负责人苏济辉说,“在村两委的帮助下,我们与村内及周边群众建立紧密合作,通过实施‘合作社+农户’模式,切实拓宽销路,带动群众增收。”
一片金黄沉甸甸,满园柚子透心甜。八堡村多措并举做优水果产业折射了沙江镇全力做好特色产业的信心与决心。
作为霞浦县蜜柚的主产区,近年来,沙江镇因地制宜发展蜜柚产业,通过引进鹤岗红文柚等优质品种,推动果园引入轨道运输机、建设果蔬冷藏室、引进农副产品加工企业开展精深加工等举措,不断优化产业结构、加快农业现代化、延长产业链条。同时,积极策划并申报霞浦县名特优农业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进一步推动农业产业转型升级。
“我们在产业发展中充分发挥村级党组织帮扶带富作用,通过党群联动带队伍、村企联合带农户,推动各村基层党组织上产业链、进合作社、入种植基地,让‘最强雁阵’在乡村振兴中引领新作为。”沙江镇党委书记黄光亮说。
举措满满,成效显著。如今,沙江镇蜜柚种植面积达4.35万亩、年产量14.5万吨、全产业链年产值2.53亿元,蜜柚产业已成为推动全镇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的特色产业。
在大力发展特色产业的同时,沙江镇严守耕地红线,坚决落实耕地保护责任,加快复垦复耕步伐,切实稳定种植业面积,守护好沙江“粮仓”。今年以来,沙江镇推动沙江、南屏等村完成复耕近300亩,因地制宜种植萝卜、花菜等作物,提升土地利用率,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念好“海经”
逐绿前行
工人对龙须菜进行分苗 龚键荣 摄
在徐徐海风中、碧海蓝天下,围江村的彩色新型塑胶渔排连接成片,渔民忙着将北方运来的海参苗投入参笼,“海上田园”呈现出一派冬忙的热闹景象。
“11月以来,霞浦迎来海参进苗高峰期,由于去年海参的收成和收益不错,今年沙江镇购买的海参苗数量较去年增长了近30%。”霞浦县海参协会常务副会长苏必捷介绍,“水温降至-3℃至-5℃,海参就会停止生长,而南方海域水温高,海参不会冬眠,海参苗养殖5个月左右,便能出笼。在北方没有海参卖的时候,我们的海参就可以抢先上市。”
沙江镇依山伴海,全镇海域面积11.3万亩,海岸线长27公里,海参、海蛎等水产养殖是该镇的重要支柱产业。长期以来,“靠海吃海”的渔民因过度使用海洋资源,养殖活动对海洋生态环境的消极影响逐渐显观。
为了改变这一局面,近年来,沙江镇大力开展海上养殖综合整治,通过全面清理禁养区内养殖生产、科学规划养殖规模、改造升级养殖设施、长效处理海上垃圾等措施,切实减少海域污染,促使海域水质大幅提升。
好生态换来好效益。如今,沙江镇有海带5万亩、海蛎2万亩、虾塘8000多亩、海参养殖2万框。同时,为了推动养殖业转型升级,沙江镇积极引进山东安源种业科技有限公司,在东吾洋沙江镇围江村租赁海域2000亩,打造“环境友好型组合箱体刺参规模化养殖”示范基地,预计年产值达10亿元。
海上,在“蓝色动力”加持下,唱响了依海而兴的欢歌;岸上,高位池养殖和水产品加工业整治“会战”也取得了丰硕成果。
随着冬季来临,气温逐渐下降,为确保水温适宜虾类生长,厚首村高位池养殖户纷纷对水池进行加温。与往年不同的是,今年养殖户不再使用燃煤锅炉,而改用电能等清洁能源。
在沙江镇,虾类高位池养殖户,海带、海参加工厂等会在养殖、加工过程中使用煤炭作为燃料。这些经营主体规模较小,污染治理水平普遍不高,燃煤尾气只经过简易水池过滤后排放,难以达到达标排放的要求。
今年以来,沙江镇积极落实《霞浦县高位池养殖和紫菜、海带等水产品加工烧煤问题整治实施方案》《霞浦县高位池养殖和水产品加工燃煤锅炉淘汰实施方案(试行)》等文件,深入各村开展燃煤锅炉登记存档、政策宣传解读等工作,与95家高位池养殖户签订拆除承诺书,并于9月完成全部高位池养殖户锅炉整改。
“锅炉煤改电后,更加环保、安全、高效,预计节省能耗成本40%左右。”厚首村高位池养殖户连志强说。
乡村“蝶变”
阔步振兴
沙江镇涵江村葛洪山樱花茶园风光
进村,赏心悦目;入院,别致典雅……初冬时节的小马村,在古榕树的掩映下,散发着迷人的气息。
老村旧颜成往事,美丽新居入画来。位于沙江镇东南部的小马村,背倚黄瓜山,东临东吾洋,背山面海、半渔半农、畲汉同居,历史文化底蕴深厚。近年来,该村以美丽乡村建设为契机,积极打造生态、宜居、宜业、宜游的滨海新村。
打造综合性休闲公园、玄壇湖景观,修建港湾式停车场、黄瓜山景观河道……随着“新装上身”,昔日的传统畲村,摇身一变,成为生态宜居的滨海新畲村。
今年,为了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在沙江镇党委政府的帮助指导下,小马村积极盘活闲置房屋,打造海洋文化研学实践基地,串联渔耕研学书院、汐路桥、浿头晚熟蜜柚产业文化交流中心、闽东红军游击队联络点旧址、八堡古城堡等景点,连片打造全域研学项目,促进“农文旅”融合发展,推动沿线村庄协同发展。
“小马村海洋文化研学实践基地设有展厅、教室、食堂、宿舍楼、停车场等,基础设施齐全,能容纳300多人开展活动、用餐等。”小马村党支部书记张加惠表示,随着研学实践基地建成投用,今后村庄的人气会更旺,发展动力也将更足。
在沙江,旧貌换新颜的不仅仅小马村一地。
乡村振兴,美丽先行。近年来,沙江镇积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大力改善村庄环境、完善基础配套,持续提升村庄“面子”“里子”。开展南屏老旧小区改造一二期项目,进一步提升镇区环境;建设竹江码头公园、南屏古城堡小公园、水潮村生态公园等,点“靓”乡村新容貌;改造提升传统古村落竹江村村容村貌,修缮传统街巷、历史古迹等,打造特色古村落;推进Y901涵沙线南屏至沙江段道路建设,方便群众出行,助力镇区发展……随着美丽乡村建设的推进,如今的沙江,一个个乡村宛如一颗颗明珠,绽放出难忘乡愁的缕缕柔光。
“表里”双提升带来的幸福感,南屏村的群众感受很深。
早年南屏小区,“路窄,通行车辆一多就堵”“雨污没分流,下大雨,污水、雨水从门前过”……是当地群众的烦心事。
随着南屏老旧小区改造一二期项目完成,如今走进南屏小区,一幅美丽宜居乡村画卷映入眼帘。平坦宽敞的县道穿村而过,形状迥异的海蛎壳镶在沿街两侧房屋墙面上,让人眼前一亮。
“作为一名土生土长的本地人,看到家乡变得越来越好,打心底里高兴。”南屏村村民陈太兴说。
村庄的“蝶变”不仅让村民的心情变得“美丽”,环境、配套的提升也带动了旅游业兴起,越来越多的人慕名而来,为乡村增添了活力。
红色文化底蕴深厚的浿头村借着被列为“四下基层”实践基地的“春风”,由村党支部领办霞浦县山海果香文旅专业合作社,管理运营基地各项事务,推动乡村研学实践产业发展,跑出了乡村振兴“加速度”。
“为满足各类实践活动需求,浿头村启用闲置民房3栋、改造民宿客房21间,将村文化会场作为授课点,组织村民为学员做农家饭、‘红军饭’,因地制宜打造集教学、食宿、农事体验、红色文化教育于一体的‘四下基层’实践基地。”驻浿头村第一书记张长乐介绍,该村还依托独有的生态、产业、文化资源优势,精心设计研学实践路线,推行“党校培训+红色观摩+农业实践”培训模式,全力打造党性教育“红色熔炉”。
奋进新征程,担当新使命,沙江镇将紧紧围绕“生态型滨海农业旅游强镇”定位,踔厉奋发、勇毅前行,展现新作为,推动各项事业再上新台阶。
来源:闽东日报记者 张瑜
本版图片除署名外,均由沙江镇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