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新闻 > 宁德 >

福建日报 | 新型储能:发展迅猛 安全至上

2023-11-12 14:13:00 宁德网

有一种与新能源强关联的技术,被认为是能源转型的关键所在,这就是新型储能。

虽然新型储能逐渐步入规模化发展阶段,多元化趋势也逐渐显现,但目前来看,新型储能领域仍呈现电化学储能“一枝独秀”的现状。本届世界储能大会发布的《新型储能产业发展报告(2023)》提到,在国内市场,截至2023年9月,磷酸铁锂电池储能在新型储能装机占比高达97.2%。

电化学储能为何“一枝独秀”?在本届世界储能大会主题论坛上,与会嘉宾表示,从目前的发展现状对比来看,电化学储能拥有更高的能量密度,产业链配套更加成熟,相较于其他新型储能,在场景应用、技术、成本、建设周期、转换效率及选址要求上,电化学储能更具优势,具有高度的灵活性、安全性和性价比。

欧盟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孙金华在会上表示,在“双碳”国家战略目标的加持下,未来几年电化学储能还会呈现指数式增长的态势。

即便是较为成熟的电化学储能,也同样需要关注安全问题。在孙金华看来,随着可再生能源的大规模并网和电力系统的转型,电化学储能系统的安全问题日益凸显。对此,孙金华提出,未来电化学储能电站要构筑三重防线:在电池开发方面,研发难燃、不燃的电池材料,构建本体安全电池体系第一道防线;在电池应用方面,通过多信号融合和基于热失控模型的预警,构建保障电池使用过程安全的第二道防线;在火灾处置方面,研发多次灭火技术,抑制电池复燃,形成消防安全第三道防线。

锂离子储能是电化学储能中的最优解已经成为行业共识。锂电池储能的安全技术不仅对保障人员安全和确保设备正常运行有着重要的意义,也有助于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降低运营成本并推动行业发展。

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总工程师许金梅表示,实现锂电池储能的“核电级安全技术”需要全行业的共同努力,要构建不同安全设计目标的储能产品序列。以在产品运行阶段为例,可采用AI技术手段,多维度监控安全风险,实现风险的智能预警,预先发现安全风险,提前安排设备的检修;采用概率安全分析方法,量化储能产品的失效概率,找出系统安全薄弱环节。

同光伏、风电等赛道一样,储能行业当下也存在多种技术路线的“百花齐放”。

中国电池工业协会理事长刘宝生介绍,压缩空气储能、液流电池、钠离子电池、飞轮等其他技术路线的项目,拓展了更广泛的应用场景,加速规模化发展;其他新技术如重力储能、固态电池、水系电池、超级电容、锂电容、液态金属等取得新突破,产业核心技术实现创新。

“钒液流电池储能产业处于快速发展阶段。”大连融科储能技术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王晓丽在大会主题论坛上介绍,钒液流电池是一种新型的储能技术,具有高能量密度、长寿命、可重复利用等优点,更加适用在人群比较密集的区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从产业规模来讲,钒电池走在各类液流电池的最前列。

与会嘉宾认为,在看到新型储能产业前景大好、投资入围者众多的同时,也应警醒并预判行业存在的短板和可能面临的问题,提前做好前瞻布局。刘宝生提出,应合理规划布局产业链供应链,警惕资本过热造成低端产能盲目扩张;加强储能基础研究、技术创新,鼓励多元电化学储能技术攻关,加快长时储能技术突破,着力解决安全运行风险,降低产品成本,满足新型电力系统储能要求,并加快推进产业标准体系建设。

来源:福建日报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