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7日,周宁县被生态环境部正式命名为第七批“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成为宁德市首个获评“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和“两山”实践创新基地两项殊荣的地区。
“三库”生态文明学习实践基地 黄起青 摄
近年来,周宁县始终牢记嘱托、逐绿前行,加快推动“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走出了一条经济“高质量”与生态“高颜值”相得益彰的发展路径。
周宁县大力推进造林绿化、森林抚育、封山育林工作以及“绿盈乡村”建设,建立“林长+”协作机制,创新推行“企业河长”“智慧河长”“民间河长”等管理机制,大力守好生态“高颜值”。
芹山湖山水相依、风光秀美 李洪元 摄
如今的周宁,群山抱城、层峦叠翠,绿意盎然,森林覆盖率达72.96%,域内54条大小河流水质综合合格率100%,摘下“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中国天然氧吧”“国家水土保持示范县”等一批国家级“绿色金牌”,并跻身福建省县域经济发展“十佳县”,生态优势日益彰显。
周宁抽水蓄能电站 叶晓晖 摄
依托良好生态优势,周宁县坚持“产业生态化、生态产业化”,全面推进高山冷凉花卉、高山马铃薯、高山云雾茶等“3+N”特色农业产业发展,精心打造“鲤乡福境·云端周宁”全域旅游品牌,加快生态与工业、农业、文旅产业等深度融合,探索“产业链、价值链、供应链”融合壮大路径,富民产业不断壮大。2022年,全县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增长5.9%,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9%。
“我们将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引领,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坚定不移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着力打造‘两山’实践创新‘周宁样板’。”周宁县主要领导表示。
来源:闽东日报记者 张文奎 通讯员 郑文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