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新闻 > 大梦蕉城 >

探秘档案 | 陈国秋:《修旧如旧 百年老宅重生新光》

2023-05-07 17:21:00 大梦蕉城
□陈国秋

《无名英雄背后的故事——三十余载亲历记》

之《修旧如旧 百年老宅重生新光》

 
 
蔡威烈士“百年诞辰”纪念之后,蔡威故居项目筹建领导小组即着手紧张的蔡威故居项目修复工作。一个项目从什么地方入手,如何操作,才是最科学最有效呢?首先是摸清项目的底细,然后根据项目的基本情况,设置投资量、建设内容和目标。所以详尽地了解项目的第一手资料是关键,而这个项目的主要内容就是这座百年老宅,下面我们就先从这座百年老宅说起,算是了解清楚这个项目的历史背景和由来吧。

百年老宅

 
 
自蔡威故居列入福建省红色旅游规划的红色名人故居后,我们就形成了这个项目的“策划方案”,了解到蔡威故居建于公元1846年,是宁德县城青砖黛瓦的古老建筑,系蔡威的高祖父蔡志谅所建。
蔡志谅(1796~1884),是宁德蔡氏次房十六世祖,历任户部江西司员外郎,初授中议大夫,晋赠通奉大夫,貤赠资政大夫。蔡氏家族是宁德首屈一指的豪门望族,人们称蔡志谅为“蔡百万”,《宁德县志》记载,蔡志谅曾捐助白银二万两重修宁德县文庙,并于咸丰年间(1851~1861)五次捐助朝廷粮饷。蔡威故居属于蔡氏家庙古建筑群的其中一座古宅,这个古建筑群于1846年动工,1848年竣工,历时二年多,规模完备,耗资巨大。
 

图片

 
蔡氏家庙是以乾隆年间大学士漳浦蔡新的名义,依照山东衍圣公府和孔庙建筑格式修建,主体建筑分三进,坐西朝东,砖木结构。附属建筑有照墙、泮池(包括壁水桥)、仪门、文昌阁(书斋)等。蔡氏家庙在建筑上繁复多彩,建筑形式兼有多种风格,以致木、石、砖、土多种混合使用,建筑群不仅高大宏伟,而且用色十分讲究。
 

图片

 

图片

 

在蔡氏家庙的隔壁,有一座造型完美,保存较为完整的清代建筑,就是本项目的主要内容,“无名英雄”蔡威的故居。蔡威曾祖父蔡步銮(清通奉大夫,候选知府)于1848年为思孟、思端、思芬和思诏四个儿子兴建的。主体建筑分四进,历经变革,现仅存第一、第二进。第二进系蔡威祖父思端及其后代所居,1902年,由蔡威父亲举人蔡祖熙再次修缮,现保存较为完好。
在一座小小的县城,要建成如此考究的建筑群,不仅要有雄厚的财力,还需要精心选材,周密组织,协调各方。建家庙的木材、石料早在修建孔庙时就已备好,上等杉木是蔡志谅从闽北购置后,沿霍童溪放排而下,从八都入三都澳海运抵达县城外码头;石料则来自三都澳边上的蚶岐村汐里溪,由长乐籍石匠精心加工后,用小船运到城里。在修建家庙前,蔡志谅曾为木料入城一事大伤脑筋,因为巨大超长的木料经南门搬运入城,要经过考坪、学前街、竹兜街、衙前街,大约有2里路才能到家庙工地,而城内街道狭窄弯曲,搬运不便,工匠一筹莫展。为此,蔡志谅上书朝廷请求破城墙搬运建筑材料。朝廷考虑到蔡志谅曾有独资建文庙的善举,特下谕旨,准许宁德城墙开一缺口,待木料石料全部入城后再行修复。蔡志谅又与沿途房屋的户主协商:“木料所经路段需拆除部分房屋,愿出让者按市价购买,不愿出让者先行拆除,待木料运完,蔡家负责按民居最高标准重建。”之后,蔡志谅信守诺言,为相关住家重建了房屋。
蔡威故居的木料和石料也是由蔡志谅备下的。蔡氏家庙古建筑群的修建,既说明了蔡氏家族的声望与财力,又突显了蔡志谅的社会责任与道德担当。
关于蔡氏家庙和蔡威故居百年老宅的故事流传至今,宁德县城的老辈们还在津津乐道地传颂着。

价值评估

图片
图片
了解了项目的历史由来后,筹建领导小组根据“策划方案”中对古民居古建筑确定的“先保护后利用”的要求,定下“修旧如旧”的原则意见。
如何修旧如旧?按照项目建设的要求,要找一家有古建筑资质的设计单位提出修旧如旧的方案,专家论证后实施。找遍福建省内,只有一家符合条件的单位一一福州市古代建筑设计研究所。
其时,这家研究所正在接手福州市的“三坊七巷”修旧如旧的大型项目,忙得不可开交,没有办法承接其它项目。怎么办?省外找,考虑到我们的项目体量小,担心成本太高。思考再三,只有福州这家最合适,能不能请他们挤出时间来帮帮忙呢?顺着这个思路,我想到了在省里工作的老领导林思翔同志,也许在省里可以协调上这家研究所。
林思翔是福建省科协原党组书记、副主席,曾任宁德地委办公室主任,宁德县委副书记,宁德地委委员、秘书长,宁德地区行政公署副专员。林思翔任宁德地委委员、秘书长时正是分管党史工作,熟悉并了解寻找蔡威的全过程。他是我的老领导,为人平易近人。我打电话给老领导,请他帮助找找福州市古代建筑设计研究所。第二天,林思翔就给我回电话了,他找到省建设厅的一位处长,说蔡威是一位“无名英雄”,要求他这个忙一定要帮。这位处长是林思翔的部下,原先在宁德工作过,敬仰无名英雄蔡威,立马帮助协调,让这位处长派人“周末打工”,去加班完成宁德的任务。
2008年2月的一个周末,我迎来了福州市古代建筑研究所的项目负责人:罗景烈同志,是位上了年纪的女专家,罗专家非常敬业,没有休息就投入了紧张的工作。罗景烈带了一位助手,还有一位福州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专家,三人先看故居后看家庙,整整看了大半天。接着座谈、对接,我们是周末把罗景烈等专家们请来“打工”,事先已按电话里沟通准备好基础材料。修旧如旧对我而言,理论上是理解的,可具体到项目上,也是我学习的好机会。在看到家庙仪门露天翘角的色彩依然艳丽时,我请教罗景烈,问如何百年风吹雨淋阳光晒而没有褪色?罗景烈告诉我,那是从矿石里提炼的色素,涂上去会永久不褪色的。但是很贵,只有有钱人家才用得起。
中途的几个周未,罗景烈都到宁德蔡威故居实地考察商讨交流。2008年3月,带来了 《宁德蔡威故居修复工程设计方案说明》,共分历史沿革、蔡威生平、价值评估、保存现状与修复设计方案、施工具体要求、木构件作旧施工方案共六大部分。
 

图片

 
 
现将历史沿革和价值评估摘要如下,看看省城的专家是什么样的眼光观察宁德这幢百年老宅的:一、历史沿革:蔡威同志童年与1922年在福州格致中学求学之前,直到去宁波才离开故居。解放前国民党统治时期故居被作为国民党的一个机关办公场所。1949年8月15日,宁德解放后被中共机关接管,继续作为机关办公场所,在作为办公场所期间还对主落的正座及前后披榭的门窗、隔扇作了更改,由原来带花格的门窗改为民国风格的细格子玻璃门窗使用。
 

图片

 

 

图片

 

二、价值评估:1、蔡威故居是宁德地区中一个典型的街坊式古民居,以厅室组织院落,其主落为一进五开间中轴对称,主次分明。正座宽敞的廊厅庭院贯穿全宅,除明间前厅为单层的敝厅,其余包括后厅次间及稍间厢房均为二层建筑。其建筑面阔五间通面阔16.96米,进深六间通进深15米,建筑结构为纯穿斗式木结构。同时,也融合了我国城镇居民的总体布局形式,保持了宁德地区的传统建筑特色。2、蔡威故居布局紧凑,规模宏大,厅堂开敞高大,庭院多样,营造出丰富的内部空间,其主落保存较为完好。其侧落为蔡氏祠堂,现状保留门墙、半月池、门楼及回廊、后部大部分改造,但是总的格局尚在,是典型的宁德地区清代民居的代表作,具有较高的科学价值。3、蔡威故居被列为我省红色旅游规划中的四大红色名人(毛泽东、朱德、张鼎丞、蔡威)故居之一,具有极高的人文及历史价值,同时有着传承城市精神和地域文化不可替代的作用,具有巨大的社会价值。4、蔡威故居规模宏大,建筑装饰多样华丽,工艺奇巧……融人文景观于一体,是宁德古代院落的杰出典范,具有极高的建筑艺术价值。
 

图片

 

图片

 
沿革把故居的由来说清楚了,价值评估从专业角度写到:“是典型的宁德地区清代民居的代表作,具有较高的科学价值。”“具有极高的人文及历史价值,同时有着传承城市精神和地域文化不可替代的作用,具有巨大的社会价值。”“是宁德古代院落的杰出典范,具有极高的建筑艺术价值。”从三个方面把科学价值、人文及历史价值和建筑艺术价值定位清楚了。

修旧如旧

图片
图片
专家论证通过《宁德蔡威故居修复工程设计方案》后,就严格按“保存现状与修复设计方案、施工具体要求、木构件作旧施工方案”文本施工。2008年3月提交了施工文本,距离2008年7月1日开馆只有3个月的时间。
我们筹建组做了分工,副组长郑贻雄负责蔡威故居修旧如旧工程建设,我则负责蔡威事迹展陈馆的资料收集和展馆内容建设,当然分工和协作是同步的。时间紧,任务重,修旧如旧在宁德市还是第一个工程,为了加强力量,专门增加了两位同志,一位是区建设局副局长陈道怀,专管工程进度和质量监督;二是请来故居的“房东”,时任宁德市老龄委办公室主任蔡述波(蔡威的孙子),帮助指导;福州古建筑所的项目负责人罗景烈则每周周末到现场解决问题。
修旧如旧的工序繁杂,用料要求严格,所以我们采取“前紧后松”的施工办法,前面抓紧,腾出时间后期补缺补漏。那段时间,郑贻雄、蔡述波、陈道怀等人是压在施工现场,我则是每天必去看看。三个细节给我留下很深的记忆:一是大厅的残损部分白灰墙体进行修补,其专业俗语是“灰塑”。我们找来当地有经验的老师傅指导,用料和工序则严格复原到当年做法。小时候的记忆依稀可见,闽东沿海盛产海蛎,海蛎壳加工成白灰便是墙体的主要用材,为了加固,对酥碱脱落严重的表面采用竹钉牵麻丝网的做法,待灰泥修补平整晾干。 二是木构件修复后,颜色差异很大,我们就用作旧的施工方案,目的是使新更换或嵌补的新构件与旧构件的色调更协调。用料是红茶、墨水、黄芪(中药)和清水,按一定比例混合,必须煮沸后冷却,将作旧的水溶液分深度(不渗水)、中度(渗1份水)、浅度(渗2份水)三种。作旧刷色时,根据新构件材质的吃色能力进行,先用浅色作旧水溶液,在作旧的木材面上先刷一小块待基本晾干后,对比其相邻的旧木构件的色调。若偏浅很多,再刷的时候,可以直接选用中等浓浓的作旧液,再刷一小块,待晾干后,对比其相邻的旧木色调,若偏差不多就可进行较大面积的涂刷作旧。这项工序很有体验感,我到现场乐于做“义工”,帮助涂刷作旧,观察作旧构件晾干前后的色调,常常一干就是一两个钟头,还与施工方调侃要他们算小工费用,而施工方则说要我出学艺费。   三是照墙上“蔡氏家庙”四个大字的处理意见。
 

图片

 
这是一块灰绿岩石匾额,“蔡氏家庙”四个擘窠大字,字迹清秀挺拔,出自清道光年间岁贡生蔡明绅的手迹。我在仔细观察中发现字迹被刷上一层水泥,日久后水泥脱落,一些地方呈现出金色调。据蔡家老辈们说,当年这四个大字就是刷金的,灰绿底色,金色字体,分外耀眼。文革期间,为免遭破坏,蔡家人在夜晚无人时,悄悄地刷上水泥作了处理。要不要复原,我们和专家们讨论这个问题,最后商定保留现状,理由有二,一是刷上水泥对字迹没有大的破坏;二是让风吹雨淋日晒后自然脱落,其间还可讲讲这段“文革”特殊时期保护文物的故事。

要素保障

图片
图片
一个项目的实施故然有它的流程图和线路图,但在实施过程中,常常是交替进行,齐头并进,不可能是一道程序过好再过另一道程序的,既便是故居修复这类的项目也一样。
根据蔡威故居“项目策划方案”,我们筹建小组要解决的第一个问题就是项目用地。大家可能会打问号,故居修建项目为什么还要用地,不是原来就有土地了吗?房子就建在土地上嘛。这里就涉及到一个独立项目的前期要素保障,成立蔡威故居项目筹备领导小组就是协调项目业主做好项目前期的保障。
项目用地是个先决条件,项目不可能飘在空中,大多项目是在土地上建起来,有地才有项目,所以有“项目落地”之说法。蔡威项目的土地使用权属是通过划拨土地渠道取得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房地产管理法》规定,土地使用权划拨,是指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依法批准,在土地使用者缴纳补偿、安置等费用后将该幅土地交付其使用,或者将土地使用权无偿交付给土地使用者使用的行为。于是宁德市蕉城区人民政府于2007年7月17日,召开区长办公会议,并形成会议纪要如下:第三条议定,宁德宾馆现有的8.47亩土地分为两个项目,6.81亩设定登记在宁德宾馆;1.66亩设定登记在区党史办,作为蔡威故居展陈馆建设用地。第五条议定,区党史办的1.66亩土地作为蔡威故居展陈馆建设用地,具体筹建工作由区筹建领导小组负责。
这个区政府的纪要解决了项目前期的二个要素,一是“划拨用地”1.66亩;二是项目代业主区党史办。区级政府明确授权,具体筹建工作由区筹建领导小组负责。
蔡威故居展陈馆项目解决了用地和业主两个问题之后是资金问题,就是用多少钱来做好这个项目?中共蕉城区区委、区政府原则同意“策划方案”提出的蔡威故居展陈馆建设项目一期计划投资1000万元,其资金拼盘方案是:区政府无偿划拨蔡威故居场所(占地1.66亩)价值600万元,向上争取资金和向社会集资400万元。建设资金是筹备领导小组首先要解决的问题,于是分为社会集资和向上级有关部门争取两个方面。社会集资方面,发动蕉城区机关工作人员捐款和向企业家木捐;分部门向上级有关发改、财政等单位争取资金,同时军方解放军某部和宁德市政府大力支持,通过上述两方面渠道解决项目资金。
接下来要解决的是项目建设内容,也就是说钱用在什么地方,要达到什么效果。就是上述修旧如旧部分。
现今,呈现在大家眼前的蔡氏家庙和蔡威故居是一座典型的宁德地区清代民居的代表作和宁德古代院落的杰出典范。这是我们严格按照古建筑专家的意见“修旧如旧”完成的。

 

注:本文部分照片由厦门影视公司拍摄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