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做福船目前传到22代,我是第20代传承人之一,从我记事起,我就经常在老船厂里看父辈人制作‘福船’,因此产生了强烈的兴趣,慢慢走入了制作‘福船’的道路。”刘细秀告诉记者,“福船”制作是门古老的手艺,以刘氏家族为载体,一直在漳湾传承,传承了近600年。
然而近年来,由于受到铁制船、塑料船等其他材质船的冲击,“福船”的订单比以前少了很多,因此来学的人也变少了,“福船”制作一度陷入低谷。
虽然刘细秀也无法完全依靠这项手艺谋生,但是依旧将自己的精力主要投入在带徒、造船等与“福船”传承有关的事情上,几十年不改。
老一辈人的坚守让人动容,年轻人的实践则为“老手艺”注入“新动力”。
近日,在蕉城区水密隔舱福船研究会驻蕉城办事处办公室中,协会秘书长刘朝文正在通过电话和福建工程学院工作人员交流将来的合作共建事项。
记者了解到,水密隔舱福船研究会于2012年4月成立,现有会员120名,经过选举产生常务理事成员七名,其中会长、秘书长、监事长各1名,副会长4名,任期四年一届,在此基础上组织开展非遗保护传承及对外宣传与业务交流等相关工作业已十年。
同时,在研究会的协助下制作的《美丽闽东丝路故事》《福船人家》《水密隔舱》《世遗福船匠心之作》等单集节目和纪录片先后在央视、福建电视台、宁德电视台等多个平台播出,“福船”制作技艺知名度得到提升。
同时,非遗技艺也有了更多的“小徒弟”,让非遗走进校园,给了这项技艺更多生存土壤。
周三的下午,“水密隔舱福船制造技艺社团”的兴趣课在漳湾中心小学如期开课。讲台下,“福船”制作技术传承人正带领学生们进行“福船”手工模型制作,并讲解相关制作技巧。
“‘水密隔舱’是用隔舱板把船舱分为互不相通的舱区,有助于提高船舶的抗沉性和安全性。”课堂上,随着传承人一字一句地讲解,学生们的注意力被牢牢抓紧。来自该校五年2班的学生阮毕宸告诉记者,自己参与“福船”社团虽然只有半年时间,但已成为刘细秀老师课上的“得力助手”。而在课外,他还经常用乐高拼搭出“福船”的造型,向同学和家人介绍保护非遗文化的重要性。
“在老师的指导下,我和同学们分工协作。看着福船模型最后呈现在面前,我感到很自豪很有成就感。”他说。
记者了解到,为助力“双减”工作,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2022年7月,漳湾中心小学以“海娃”乡村少年宫升级为“复兴少年宫”为契机,聘请国家级非物质文化传承人刘细秀担任“水密隔舱”福船制造技艺社团的辅导员,利用每周课后服务的时间到校为孩子们授课,指导孩子们制作福船船模。
“‘水密隔舱’福船制造技艺社团为众多热爱非遗文化和船模制作的孩子提供了学习交流的平台,不但锻炼了他们动手和思考能力,也增强了文化自信。”该校政教副主任杨华告诉记者,学校早在2008年就把‘水密隔舱’福船制造技艺引进校园。近年来,学习福船制造的学生人数逐年增加,目前社团名额已经报满。
从非遗“进”校园到非遗“驻”校园,近年来,漳湾中心小学每年定期组织学生参观“福船”基地,开展非遗研学。同时,在校园文化建设中不断注入“福船”元素,营造了非遗保护传承的良好校园氛围,激发了学生们对传统文化的热情,为非遗传承注入青春活力。
“我们漳湾镇素有‘中国水密隔舱福船文化之乡’之称,‘福船’文化是我们宝贵的财富,我们党委、政府一定会好好保护起来。”漳湾镇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漳湾镇党委、政府将继续高度重视“福船”文化的传承,加强福船传承经费投入,强化“福船”文化交流;开展“福船”文化古街改造,将福船元素融入古街改造,加强福船印象;主动对接推送“福船”模型参加各大平台的展示活动,大力宣传“福船”文化;定期组织开展“福船”文化进乡村、进学校等各类宣传活动,多措并举指导并协助非遗传承人、研究会将“福船”文化发扬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