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新闻 > 大梦蕉城 >

探秘档案 | 陈国秋:《将军情怀》(上)

2023-04-23 22:55:00 大梦蕉城
□陈国秋
 

《无名英雄背后的故事——三十余载亲历记》

之《将军情怀》(上)

 
图片

2023年3月30日,我踏上了直达安徽省蚌埠市怀远县的旅途,去完成一个心愿,一个37年前的心愿。在清明节即将到来之际,行程千里,献上花篮,缅怀逝者,祭奠和瞻仰心中敬重的开国将军马文波。

福建省宁德市每天只有一趟前往安徽蚌埠市的动车,而蚌埠距怀远县还有20多公里路程。这是一趟一整天的旅程,动车要乘坐近7个小时,辗转到目的地还要一段时间。随着动车的快速行驶,38年前的往事一幕幕萦绕在我的脑海中……
图片

图片

图片

北京来了一位“大首长”

图片
图片
图片

向下滑动查看更多↓

那是1985年6月7日,福建省宁德县(今蕉城区)迎来北京和福州的客人。他们是总参某部原副部长、国家外交部原副部马文波将军与夫人金瑞英处长,以及随行人员由文治、丁德润大校,还有福州军区和福建省党史征编委的同志……
画面一:马文波中等身材,国字脸,戴着淡青色墨镜,着一身灰色中山装,虽已75岁,但依然英姿勃勃,沉稳而潇洒。他说话不快不慢,配着生动的手势,平易近人,和蔼可亲。我当时是地方“联络员”,和马文波有过轻松的交谈,他充满长辈的教诲,令人倍感亲切。丁德润是军方“联络员”,我们俩一起为马文波一行的“查证”工作提供联络服务。丁德润曾告诉我,“文化大革命”期间,马文波任外交部副部长,常随周恩来总理接待外宾,协助处理国家外交事务。马文波记忆力惊人,与中国建交的那么多国家、中国外交使领馆的那么多海外驻地、那么多中国外交官名字都在他的脑子里,随时随地都能准确地说出来。北京客人到宁德小小的县城,引起了很大反响。那几天,宁德城里大街小巷的群众都在传说,北京来了大首长调查蔡家的事。
画面二:宁德军分区招待所人员进进出出,我和丁德润两位“联络员”,按照“大首长”马文波的要求先请到蔡家曾保存过石达开佩剑的蔡作柯老人,因为此行的重点是核实蔡家是否存有石达开佩剑。马文波是与蔡威交谈中得知蔡家存有一把石达开佩剑,为了寻找石达开佩剑的线索,他早在几年前就特意购买了一套《清史稿》,希望从中发现有关石达开佩剑与蔡家的关联,并以此为突破口寻找到蔡家,寻找到蔡威的家乡,因为蔡威在马文波将军心目中是“从无戏言的,他说有的事就一定有。”果然,从蔡作柯老人那里查证到蔡家确有一把“青钢宝剑”是石达开的佩剑,那是蔡氏五代的曾高祖蔡步钟任四川雅州府知府时,参与围剿农民起义军石达开,石达开兵败大渡河,他的佩剑也被蔡步钟获取。蔡步钟将“青钢宝剑”视为珍宝,带回家乡宁德,做为蔡家的传世宝物,由长房长子传承。1956年蔡家将“青钢宝剑”上交福安专署,后又上交福建省博物馆。马文波将军的助手丁德润到福建省博物馆查找,经馆里人员努力,终于在仓库里找到这把封存已久的“青钢宝剑”,福建省博物馆专门出具了此剑证明给马文波将军一行。
画面三:蔡威在宁德县的姓名是蔡泽鏛,最早告知蔡家后人“化名”之谜的人是宁德籍女画家潘玉珂,潘玉珂是蔡泽鏛在上海念书时经常在一起聚会的闽东老乡之一,蔡泽鏛化名蔡威,告诉过潘玉珂。潘玉珂还知道蔡威在上海参加共产党的地下活动时,蔡威的代号是“C小姐”,这个代号是潘玉珂为他们送信时,在信封上看到的。我把潘玉珂请到宁德军分区招待所会议室,马文波详细地询问了潘玉珂,潘玉珂则毫无保留地将她所知道的关于蔡泽鏛的情况详细地告诉了马文波,诸如蔡泽鏛的长相、性格、爱好等等。她所描述的蔡泽鏛与马文波将军所认识的蔡威完全吻合!马文波夫人金瑞英处长在军分区招待所第一次认识了潘玉珂,从此两人结下姐妹情谊。
画面四:马文波夫妇在宁德期间,提出到蔡泽鏛的故居去看看,我和蔡威孙子蔡述波等人陪同。马文波实地查看了蔡家老宅和蔡氏家庙,看得很仔细,在蔡泽鏛住过的房间,停留了好一会儿,时间在那一刻仿佛停止了一般。陪同的人员大气都不敢出,静静地等候着。在看蔡家老宅过程中,马文波除提问几个问题外,更多的是沉默的表情。看完老宅后,马文波和陪同的宁德县县长池颂光说:“房子不错,规模很大,是大户人家的房子,地方政府要好好保护这座房子。”当时,我也不太在意马文波的这句话,也不理解他说这句话的深刻含义。现在回想起来,马文波的判断是准确的,如今蔡威故居已成为福建省的“四大”红色名人故居和军方的“技侦光荣传统教育基地”,供后人学习瞻仰。金瑞英端庄大方,紧随着马文波,从不插话,只是偶尔点点头,像一位称职的保健医生。

画面五:天很黑了,马文波又提出到宁德地区冷冻厂宿舍看看蔡述波的住房。宿舍楼的楼道里没有电灯,楼梯窄而陡,蔡述波怕马文波腿脚不方便,再三说:“小心!小心!”马文波骄傲地说:“长征都走过来了,不怕!”他抓着扶梯一步步摸黑走上三楼。蔡述波的房子只有30多平方米,但是有厨房,还有个小阳台。马文波连声说:“不错不错,有这样的房子住,在上海就是富贵人家了。我原以为你们的生活很困难,现在放心了。”

图片

马文波夫妇与蔡泽鏛亲属合影

画面六:6月9日上午,马文波和夫人金瑞英在军分区招待所会见了蔡威的直系亲属,并与大家合影留念,合影留念的地点就在军分区招待所的院子里。那时候,我才23岁,没有理解马文波夫妇与蔡泽鏛亲属合影留念的意义,其实合影的潜台词就是在马文波将军的心目中已经认定了蔡泽鏛就是蔡威!

“各位旅客,前方到站杭州站……”动车播音员的声音打断了我的回忆,把我思绪拉回到旅途中,不知不觉,从宁德出发已近4个小时,行程也已过半。我望着窗外起伏的山峦,又一次陷入了沉思……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署名调查报告

图片
图片
图片

向下滑动查看更多↓

马文波一行离开宁德,经福州继续查证“青钢宝剑”情况,而后回北京。

1985年7月,马文波冒着酷暑,日夜伏案,梳理查证的线索,挥笔疾书《关于蔡威同志籍贯的调查报告》……

就在马文波将军不顾劳累赶写“调查报告”时,接到来自宁德的长途电话,原来是蔡述波要到沈阳,经北京拜访马文波将军。马文波当即打电话到军方的南池子招待所,为蔡述波预留了床位。蔡述波到北京后,马文波驱车到招待所看他。第二天,蔡述波前往沈阳看望大舅公,待蔡述波回到北京时,南池子招待所已将他原来住的大通铺换成了单人间。那个年代的北京住宿相当紧张,对于蔡述波来说,能有个住的地方就感觉不错了。正当蔡述波感到不解时,招待所负责人告诉他说,部首长马老将军特意交代我们要安排好一点的房间。

蔡述波在北京的两天时间里,马文波放下手头繁忙的工作,带上丁德润,陪蔡述波看了北京城,看了十三陵水库等地方,与蔡述波谈了很多有关蔡威的往事。蔡述波事后和我说,他看到马文波将军感到特别亲切,马文波看他的眼神充满了长辈的疼爱。在一旁的丁德润则告诉我,两人有谈不完的话,那个亲切劲像极了爷孙俩。对于早早失去爷爷,又失去父亲的蔡述波而言,与马文波将军在一起就像和亲爷爷在一起一样,相处的两天时间对他来说是一生中最幸福的时光,也是他一辈子都不会忘怀的时刻。

图片

1985年7月马文波与蔡述波在北京

蔡述波离开北京后,马文波继续伏案赶写“调查报告”,8月15日终于写成一份条理清楚、逻辑严密,融入浓浓血脉之情的“调查报告”。
“调查报告”的开头是这样写的:“蔡威同志1931年10月根据在上海的党中央的指示,和王子纲同志一道到达鄂豫皖苏区,是鄂豫皖苏区和红四方面军无线电通信及技术侦察工作创始人之一,为党为人民立下过卓越的功勋,1936年9月在长征行至甘肃岷县朱尔坪时因病逝世。多年来,宋侃夫、王子纲和总参某部原在红四方面军工作的老同志一直在打听他的籍贯和遗属情况,奈因只知其为福建福宁府人,具体情况不详,故无法落实。今年5月30至6月9日,我受宋侃夫、王子纲和某部党委的委托,带领某部党史办公室的同志,根据若干线索,到上海和福建宁德作了具体调查了解,并在省、地、县、党史部门的大力协助下,经过查阅17份有关资料和找了7位与蔡威同志熟悉的老同学、老人等进行调查了解,已证实蔡威同志为福建宁德县城关人……”
“调查报告”的主要依据有如下五点:
(一)蔡威家乡情况查证属实;
(二)蔡威原名叫蔡泽鏛,号景芳;
(三)蔡泽鏛(蔡威)曾学过无线电;
(四)蔡威于1926年即参加党的工作;
(五)蔡家存有蔡泽鏛的照片也像蔡威……

“调查报告”的结尾是这样写的:“综上所述,我们认为,从这次调查中所了解到的情况,无论是蔡的家庭出身,出生地域、时间,祖上及亲戚的为官情况,家中所藏宝剑,在家已婚,并有一子;还是从蔡的年龄、面貌特征、照片、学习过无线电以及在宁德、上海的活动情况和离开上海进入苏区的时间等,都可说明:蔡威是福建宁德城关镇人,蔡泽鏛(景芳)即蔡威,而现居宁德等地的石雪英、蔡述道、蔡述波、蔡婉儿、蔡丽儿等即蔡威之儿媳、嫡孙和孙女。”

“调查报告”的署名时间是:马文波(盖章)1985年8月15日于北京

1985年8月20日,根据马文波的“关于蔡威同志籍贯的调查报告”,宋侃夫、王子纲、马文波、肖全夫、陈福初、李永悌六位蔡威的老战友联名向李先念主席和徐向前元帅写了报告。李先念主席和徐向前元帅作了明确批示。至此,马文波告慰蔡威烈士英灵于九泉之下的愿望终于实现了。

可是,忙好这一系列工作的马文波由于劳累过度,于9月份突发脑溢血,住院抢救。从此,再也起不来了。寻找蔡威烈士的籍贯是马文波将军生命历程完成的最后一件“大事”……

“已进入安徽境内了”,同行的福建宁德蔡威研究会专家阮兆菁提醒我,又一次把我从回忆中拉回现实。我和阮兆菁说:“满脑子里都是马老将军的画面,经历过的和后来听说的事让我久久不能忘怀。”阮兆菁是闽东日报原副总编,马上回答说:“我能理解,不打扰不打扰。”此次同行的还有福建宁德蔡威研究会的副秘书长林旭东,他见我们在交谈,插话说:“带了不少水果,多吃点”……
到安徽境内,离此行的目的地一一蚌埠市怀远县不远了。我的视野转向窗外一望无际的绿色田野,又一次回到了当年的场景……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纪念大会上感人的一幕

图片
图片
图片

向下滑动查看更多↓

马文波从宁德回到北京后,忙着写调查报告,忙着与在北京的蔡威老战友进一步沟通情况,还忙着接待从宁德来的蔡述波……一直在紧张工作着。
金瑞英则做好后勤保障,不时提醒马文波按时服药,不时提醒注意休息。从战争年代走过来的马文波将军,养成了严谨的工作作风,一忙起来顾不上休息,有时连吃药时间都错过了。毕竟岁月不饶人,75岁的马老将军突发脑溢血,被送进北京301医院抢救。
从马文波住院起,金瑞英一刻也没有离开。马文波抢救脱险后,不能开口说话,但思维清晰,意识清楚。一个眼神,一个手势,金瑞英就知道了。
期间,军方、地方和朋友来探视,都由夫人金瑞英和马根海等儿女接待,每次都是由金瑞英与马老将军沟通。
1986年10月份,宁德地区举办“纪念红军长征胜利50周年暨蔡威烈士牺牲50周年”活动。那年8月份就进入紧张的筹备阶段,我是具体与军方沟通的“联络员”,虽然得知马老将军重病卧床,但邀请参会的嘉宾名单一定有他。我在逐一落实参会嘉宾,到了临近开会时,才得知由金瑞英代表马文波出席纪念大会。当时,我就心想,马老将军重病在身,金瑞英能走得开吗?
1986年10月5日,我们迎来了北京军方和地方到宁德参会的嘉宾,有蔡威生前的老战友宋侃夫、肖全夫、李永悌、胡正先等,其中我们迎来了一位特殊的嘉宾,她就是马文波将军的夫人金瑞英,代表重病卧床的马文波出席大会。我在对接好北京嘉宾入住闽东宾馆时,特意关照了金瑞英处长。因为一年前,她陪同马文波到宁德调查蔡威籍贯时,我们就很熟悉,我们都亲切地称呼她金处长。送她到宾馆房间,我关切地问道:“金处长,马将军的病情有好转吗?”金处长平静地说,病情已稳定。“马将军重病卧床,您到宁德参会,谁照顾?”金处长沉思了一会儿说,有儿女在照顾。实际上,我是想问“马老将军能离得开您吗?”。金处长平时话不多,这时她对我说出了她参会的过程。
原来,北京军方收到宁德方面的邀请函后,征求了金瑞英意见。金瑞英马上把宁德方面将举办“纪念蔡威烈士牺牲50周年”活动的情况,向马文波汇报。马文波虽然不能开口说话,但用他与金瑞英的特殊沟通方式,非常坚决地表示一定要参会,让金瑞英代表他参会!
大会筹备工作认真仔细,主席台上嘉宾的座位安排更是“细活”,因为来宾有军方的,也有地方的,还有一位特殊的马文波代表,负责大会筹备的宁德县委宣传部副部长陈功霖征求我的意见,我则与北京军方沟通,因为丁德润未到宁德参会,我们在电话商量的结果是,按照1985年8月20日六位老同志联名信的排序,即宋侃夫、王子纲、马文波、肖全夫、陈福初、李永悌,同时征求宋侃夫和肖全夫意见后,我们将金瑞英的座位排在中顾委委员宋侃夫之后,而排在中顾委委员、乌鲁木齐军区原司令员肖全夫将军之前。接下来是大会议程中,有一项蔡威老战友发言,陈功霖征求我意见,我建议是每位老战友都讲,讲讲蔡威,让我们蔡威家乡的人多了解这位无名英雄。陈功霖又说,马将军夫人要不要发言,我说我征求金瑞英处长意见后反馈。接着,我对陈功霖讲,马文波与蔡威感情很深,是查证蔡威籍贯的“关键人物”,金瑞英从北京到宁德,一定要在大会上发言的。
图片
金瑞英在纪念大会上泪流满面

那是我永远都不会忘记的镜头:摄像机对准了坐在主席台上的金瑞英,足足有一两分钟时间,金瑞英泪流满面,全场一片肃静。金瑞英向大会报告了马文波将军的病情,说马文波将军在重病期间,还写出了回忆蔡威文章,认真审阅《蔡威传略》、《蔡威年谱》。得知纪念会的召开,特地委托她前往宁德,表达对蔡威老领导的敬仰。在金瑞英发言过程中,与会者唏嘘不已,流下了眼泪……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