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是否关注过这两组数据,围绕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牺牲了多少先烈 ?一是民政部门和组织部门的统计:从1921年7月1日中国共产党成立到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可以查到姓名的牺牲的革命先烈是370多万;二是新中国成立之初的普查,从中国共产党成立的时候算起,全国为革命牺牲的共产党员和革命仁人志士共有2100多万。
两组数据对比后得出:评上烈士的人数与实际牺牲的人数的占比是17.6%,也就是说,一百名共产党员和革命仁人志士牺牲了,只有不到18名才评上烈士。在白色恐怖、血雨腥风的革命年代,很多事情是常人难以想象的,错综复杂的地下革命、炮火纷飞的拼杀战场……牺牲者居多,又有几人能评上烈士呢?今天,我向大家介绍的是一位隐蔽战线上的英雄,他叫蔡威,1936年牺牲在长征路上,可曾想50年后的1985年被追认为革命烈士,更令人没有想到的这还是第二次被评为革命烈士。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罗宾和林峰沉在蕉城区档案馆里,仔细查阅了档案资料,终于在1955年密卷“30一1一28”号档案找到三份相关材料。
(1)《宁德县崇文烈士抚恤情况调查表》中有关蔡作祥情况记录如下:烈属名字:蔡作祥(又名蔡植生);成份:地主;与烈士关系:子;烈士姓名:蔡泽鏛;何时何地参加什么队伍任何职务:1926年本县参加反对(拥蒋扶蒋大会)国民党,大逮捕(四一二反革命政变)时逃往福州被捕后释放,于1927年夏季到上海南洋无线电学校参加政法大学(系共产党小组组织),负责地下通讯工作。被敌人破获即迁往浦东,又被捕(伪公安捕获时间30年9月)后生死不明;参加工作部队领导是谁:□□□□□□;牺牲时间地点和被害情形:□□□□□□;牺牲时证明人姓名(盖章):林国章;现在家属人口姓名年龄:家人现在霞浦银行;家庭经济情况:其子现已迁移霞浦银行机关;乡政府意见:“查此系前段参加革命工作;区委意见:不合烈士资格。
(2)《宁德县蕉城镇崇文街乡经县批准和不批准之死亡名单》有关蔡泽鏛情况记录如下:乡别:崇文;烈士姓名:蔡泽鏛;家属姓名:蔡植生(蔡作祥);与烈士关系:父子;县批准意见:不合烈士资格。
(3)《宁德县蕉城镇崇文街烈军属登记卡片》有关蔡泽鏛的情况记录如下:姓名:蔡植生(蔡作祥);生产生活变动情况:城郊蕉城不符合烈士;备注:其子参加工作。
三份档案资料中第一份是决定性的,生死不明、失踪人员只能证明前段的情况,而后段情况如何存有很大的不确定因素,是否继续革命?或脱党、脱离革命队伍……罗宾、林峰走访黄阿三时,他说当时对“生死不明”的对象不认定烈士资格,因为“革命战争年代的情况相当复杂”。这份调查表的形成几乎起到了定性的作用,而后即乡报区,区报县最后认定不符合烈士资格的结论。
蔡威儿子蔡作祥照片
此时蔡威的儿子蔡作祥举家在霞浦,宁德县的调查情况也许他全然不知,等到形成结论时一切都晚了。取消烈属资格意味着不再是革命者的后代,而是地主成份的身份,这对蔡作祥而言是十分残酷的现实。在上个世纪50年代的中国,地主成份的命运是如何呢?
先是摘牌,不再是烈属,1955年原先在宁德老宅分得几间房的门楣上那块“革命烈属”的光荣匾被摘了下来。
接着是1957年蔡作祥被戴上“不纯分子”而赶出革命队伍。1957年在开展反右斗争大运动的同时,福建还出了“清理不纯分子”的小运动:凡是来自剥削家庭的党员和干部都划作不纯分子,大多遭到清洗。闽东当年就处理“不纯分子”1579人,占干部总数的10.7%。
蔡作祥只能举家迁回宁德,回到那老宅的几间房,可是推进房门惊呆了,屋里的桌椅板凳、锅碗瓢盆,连床辅都被洗劫一空,可谓家徒四壁。蔡作祥只好把一家人寄居在亲戚家里,自己到城关一个夜校教书糊口……
蔡威第一次评烈从1950年的“百人证明”之说到1955年取消烈士资格,到1957年被作为“不纯分子”清洗回家。在这短短的7年时间里,对于不到30岁的蔡威儿子蔡作祥来说,人生命运尤如过山车一般。
蔡作祥于1974年在寻找蔡威无望的情况下去世了。他用了一生的努力去寻找“上海失踪”、“下落不明”、“生死不知”的父亲,但他一生却从未见过父亲,至死不知父亲从事的职业……
在蔡作祥去世11年后的1985年,“上海失踪”的父亲奇迹般地找到了。原来,蔡威不是失踪,是党中央决定派他去鄂豫皖苏区创建电台,这是一项绝密的任命,需要高度保密,因此蔡威就像人间蒸发了一样,成了“上海失踪”、“生死不明”的人。难怪蔡作祥一直围绕着上海找人,自然是找不到,上海市公安局还在1966年9月30日回过函:“你来信要求查找父亲下落问题,经我们查阅有关档案资料均未掌握蔡景芳(蔡泽鏛、蔡威)等资料,特复。”由于找不到,各种的说法不一,毕竟是大上海啊!林国章就证明1933年蔡威在上海牺牲。原上海闸北地下党委宣传委员周泽万(已故)1967年2月说:“蔡景芳(蔡泽鏛)于1930~1932年间在上海市住在拉菲德路,参加法南区地下党组织,进行革命活动。当年曾住过闸北地区我宿舍秘密室两个月,进行发传单、标语等革命活动。离别后,次年被捕牺牲。”还有更加离奇的传言,说蔡威去了苏联,去了美国,甚至说去了台湾……
令蔡家完全没有想到的是,蔡威的牺牲地点不在上海,而是离上海遥远的甘肃岷县,时间也不是1933年,而是1936年。苍天不负有心人,蔡作祥去世后,他的两位儿子蔡述道、蔡述波接着找,历尽艰辛终于在1985年找到了!
1985年8月20日,蔡威生前老战友宋侃夫、王子纲、马文波、肖全夫、陈福初、李永悌联名给国家主席李先念和中央军委原副主席徐向前元帅写信,其中建议“请有关部门为其后裔发送烈属证明和按规定予以抚恤”。
6位共和国部长和将军们的来信自然不一般,为什么总共才两点的建议里就有一点提到为其家属发送烈属证明呢?显然他们已经是了解到蔡威第一次评烈后被取消烈士资格的情况。所以,徐向前元帅于1985年9月12日写下这样的批示:“蔡威同志是一位优秀的红军干部,在破译方面是有独特建树的,他的遗属理应享受烈属待遇,请中央告福建阅办。”短短50个字的内容却包含着深刻的内涵。“优秀的红军干部”和“破译方面是有独特建树”,这两句表明了蔡威的身份和从事的职业,我想如果蔡作祥还活着,该有多高兴啊!这可是他用了一生的努力都没有得的答案。“他的遗属理应享受烈属待遇”这句话的“理应”二字让我顿时百感交集、感慨万千,我仿佛透过“理应”二字联想到1955年取消蔡威第一次烈士资格的“不该”,当然,取消烈士资格也是在特定的历史背景条件下作出的,我们不能有更多的评论,但是所造成的后果让蔡威的亲属政治上受歧视,经济上陷入贫困境地,以致带来读书就业一系列问题。这“理应”二字包含着共和国元帅对他的爱将无名英雄蔡威及后人多少的复杂心情啊!“请中办告福建阅办”这句话几乎是下命令似的,让中办落实这件事。如此的措辞,如此高规格的解决问题的渠道,我想对一个评烈的问题而言,恐难再找到第二例了。细细品味起来,真让我心中五味杂陈。
蔡威19岁在上海的照片
第一次评上烈士
向下滑动查看更多↓
烈士资格取消
但是天道不测命运造化弄人,蔡威的生死不知被归为下落不明的失踪人员,因此带来的直接后果就是取消其烈士资格。
共和国元帅批示
第二次评烈
向下滑动查看更多↓